【筑梦现代化 共绘新图景·两会特刊·青报观察】平安青海为高质量发展奏响和声——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书写好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系列述评之六
2024-03-09 10:20:28  来源:青海日报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家安全是人民幸福安康的基本要求,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公共安全应急响应体系,及时排除各类风险隐患,确保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居乐业。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青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不断优化提升地方治理效能,探索实践社会治理新经验,平安建设举措更加有力,平安建设质效更加彰显,平安建设基础更加牢固。

  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1年提升,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翻开2024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看到的是一组组振奋人心的数据。今天的青海,社会和谐稳定,百姓生活安宁,各族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持续提升,青海大地处处绽放平安幸福之花。

开展治安联防。省委政法委供图

基层矛盾调解现场。省司法厅供图

  谋定全局

  平安建设驰而不息

  明确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确定平安青海建设“一年进步最快、两年成效显现、三年全国上游”总体目标,着力构建“打防管控建教”六位一体工作体系……全省上下明确目标、攻坚克难,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为创造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青海省委省政府始终将平安青海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的重要举措,把青海放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稳疆固藏战略要地的高度来认真研究谋划,先后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工作,明确提出平安青海建设“十个一”工作要求,让平安青海建设方向更加明确、指挥更加精准、推进更加有力。

  “十个一”工作任务是平安青海建设的主线,为全省各地平安青海建设工作明确了方向和思路。海南藏族自治州把落实“十个一”工作要求作为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特殊矛盾的重要抓手,通过健全完善制度机制,从“小平安”迈向“大平安”的格局正在加速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推进平安建设的制度体系不断健全。

  平安青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推进平安青海建设,不仅要有扎扎实实的有力举措,还需要昂扬向上的奋发精神、敢于斗争的亮剑精神,更需要求真务实的实干精神。

  聚焦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党员干部廓清“三个模糊认识”,旗帜鲜明提出“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工作要求,研究部署打通落实维稳责任的“最后一公里”,推动与周边省区边界共治、稳定共建、平安共创,全面建强基层党组织,开展“七个大起底”,让基层党组织切实扛起平安建设责任。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全省上下坚持把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统一起来,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作为解决影响社会治安深层次问题、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青海的根本途径,强化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依法严惩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突出违法犯罪,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群众在综合服务中心办理事项。省司法厅供图

黄河流域保护办案现场。省人民检察院供图

  标本兼治

  和谐安宁久久为功

  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我一直以为被骗的钱再也回不来了。”“完全没想到几十万血汗钱真被你们追回来了,真像做梦一样!”当受害群众从民警手中接过代表返还现金的牌子时,喜悦和激动之情溢于言表。2023年11月6日,海东市公安局举行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资金集中返还仪式,现场对21名电信网络诈骗案受害者进行涉诈资金集中返还。

  一项项专项打击整治行动,既是公安机关推动平安建设的最好见证,也是坚定不移建设更高水平平安青海的生动缩影。

  和谐稳定的社会,是群众安居乐业的有力保障。青海突出管当前与管长远、重拳出击与共建共治、专门力量与群防力量“三个结合”,聚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五中心合一”全面覆盖让群众诉求实现“只进一扇门、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治安。2023年全省八类案件、“盗抢骗”案件破案率全面提升,命案发案数同比下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破案数、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和立案数、涉案金额实现“两升两降”目标,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财产损失数“四项指数”全面下降。依法妥善审结全国扫黑办挂牌督办的“谈林军”“蒋涛”等重大涉黑案件,依法审结涉木里矿区非法采矿系列案件,收到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聚力筑牢反诈根基、打造反诈哨兵、强化反诈讲堂、创建反诈平台、用好反诈铁拳,充分发挥以多林镇下浪加村为代表的26个‘反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宣传示范村引领作用,精细化构建‘全链条’反诈新格局。”省委政法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下浪加村近五年以来电诈案件零发案。

  最高人民法院在全国推广青海“连续15年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经验,宏觉寺文物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获最高人民检察院主要领导批示全国推广,“三江源·检察蓝”联动解纷工作法、预防化解外出从业“拉面人”纠纷工作法、化解农牧地区纠纷“六小”工作法入选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各地区各单位紧扣职责任务大力攻坚破题、锐意创新改革,让平安建设更加富有质效。

在基层了解社情民意。西宁市公安局供图

安全检查。西宁市公安局供图

  协同推进

  平安青海未来可期

  良好的社会治理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和保障。

  2024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建立接访下访、服务基层长效机制,协同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提高城乡社区为民服务能力和水平。

  为切实将代表委员通达社情民意优势转化为化解矛盾纠纷、助推诉源治理的效能优势,青海各级法院积极探索打造“代表委员调解室”,将以往邀请代表委员视察参与司法活动转变为“驻点调解”,既主动接受人民监督、推进司法公开的新方式,又构建了全方位、高效率、多元化的诉源治理体系,从而实现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普通群众对法律知识了解不多,通过宣讲法律知识,调解矛盾纠纷,我所在的白庄镇社会矛盾纠纷明显减少,社会治安也好多了。”全国人大代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白庄镇苏呼撒村党支部书记马世功,被循化县人民法院白庄法庭特聘为诉前调解员后,始终本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积极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竭尽所能解决辖区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牢牢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要求,就是要立足预防、立足调解、立足法治、立足基层,切实做到预防在前、调解在先、运用法治、就地解决。

  全省各地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源头治理,部署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大起底百日攻坚行动,一体推进信访工作“五个法治化”,推动构建“依法行政、依法维权、依法自治”的法治信访工作体系,开展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一大批时间长、难度大、涉及面广的“骨头案”“钉子案”得到有效解决。搭建信息化“大平台”,高效推动“雪亮工程”和五级综治信息平台运行,重点推进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应用,平安青海建设数据化、智能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通过探索实施“151”平安创建办法,有效推动平安建设不断走深走实,为街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街道将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开展‘党建+联动+’系列活动,推进平安社区、平安小区、平安家庭创建活动取得新成效,全面夯实全民‘平安细胞’,以智慧平安建设,让‘智慧化+枫桥经验’在兴海路地区绽放平安幸福花。”全国人大代表、西宁市城西区兴海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刘小蓉说。

  国以安为宁,业以安为兴,民以安为乐。今日青海,正以更加坚定、昂扬的姿态,展开高质量发展的羽翼,坚定不移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海,交出人民满意的答卷。(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哈婷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