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在青海的实践】打卡青海湖自然小课堂
2023-09-15 09:10:28  来源:青海日报

领略青海湖的壮美。

“青海因青海湖而得名,青海湖也是青海积极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载体和宣传窗口,希望各位嘉宾走进青海湖,更深入地感受在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方面所作的努力。”

  9月13日至14日,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青海的实践”专题宣介会的外宾来到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与碧波荡漾的青海湖相拥。

  天空碧蓝如洗,山与水交相辉映。在这里,他们邂逅了奔跑的普氏原羚,也相遇了低飞竞赛的渔鸥,还看到湖中悠闲游曳的青海湖裸鲤,大家在纷纷赞叹青海湖的美丽之余,也为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果点赞。

青海湖畔跳起欢快的锅庄。

  在位于青海湖南岸的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研学基地,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科技合作宣教处处长陈德辉讲述着普氏原羚和青海湖的故事:“普氏原羚是青海湖的旗舰物种……”

  外宾们纷纷将手机摄像头对准了屏幕上的普氏原羚图片,陈德辉继续给他们普及着知识:每年冬季是普氏原羚交配季,7月至8月是普氏原羚繁殖季节,雌羚6月至8月产羔,每胎产1只偶尔有2只,新生幼羚出生几分钟后即能站立。

  青海湖南岸的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研学基地正是依托青海湖普氏原羚保护站而打造。普氏原羚保护站是目前中国唯一的普氏原羚人工繁育救护科研中心,于2004年成功开展世界第一例人工繁育普氏原羚,现有人工繁育救护普氏原羚80余只,成为青海湖国家公园第一个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基地。

外宾登船畅游青海湖。陆广涛/摄

  随着知识科普的不断深入,外宾们对普氏原羚愈发感兴趣。青海湖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研学基地研学讲师颜生云举起了一张手绘卡:“请大家画出您心中的普氏原羚。”

  一张张手绘卡发到了外宾手里,大家随即拿出彩笔描绘了起来,自然小课堂气氛活跃,大家一边画还一边提问,关于普氏原羚的种种疑惑,陈德辉和颜生云一一解惑。

  现如今,栖息在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得到有效保护,从最初的7个种群栖息地发展到15个栖息地野外种群,最新监测年平均种群数量达3400余只,达到保护初期的近11倍。

  阿塞拜疆考察团团长兹亚法特·阿斯克罗夫画完后举起手绘卡现场交流说:“女儿特别喜欢动物,要把青海湖畔的普氏原羚带给女儿看,而且回去还要多多宣传。”

  描绘完心目中的普氏原羚,外宾们来到观测台实地观察,通过望远镜大家看到一群奔跑的普氏原羚后格外兴奋,现场的自然课堂也是十分热闹,普氏原羚的种群数量如何监测、保护区面积有多大等等,陈德辉和颜生云给出的答案知识点满满,包含普氏原羚习性、雄雌分辨等方面。

  叙利亚复兴党阿勒颇大学党委书记易卜拉欣·哈迪德认为:“在青海湖普氏原羚自然教育研学基地,设置专门的课堂来开展自然教育,引导青少年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如何爱护野生动物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普氏原羚种群数量不断恢复,不仅是国家实施的野生动物拯救工程、社区共建共管、救护点设立等一系列举措,还有一大亮点就是环湖群众自发加入到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生态环境行列中来,而且通过自然课堂科普等形式,呼吁更多公众成为保护青海湖的践行者。

  参访活动不仅是展示宣传,也是一次深入的互动交流。陈德辉说:“通过利用自然教育这样一种方式,能够让外宾加深对青海湖生态高水平保护成果的印象,对普氏原羚会有一个更深切的认识。”(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哈婷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