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古稀“创客”杨增贵
2022-02-16 10:14:45  来源:青海日报

  今年过年,因为频繁缺席活动,杨增贵没少被曲艺队的几个老伙计盘问。大家都很纳闷,啥事能让一向积极的他忙得看不到人影。

  好不容易出现,老杨笑着卖起了关子:开公司!

  “啥?”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听说杨增贵要创业,队里炸开了锅,大家七嘴八舌讨论起来,“眼看80了,还创业?”

  这话没错。

  78岁的杨增贵老家在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后沟村。八九岁时,看到舅舅在做排灯,喜欢自己摆弄些小玩意的杨增贵一下被迷住了。打那时起,只要有时间,杨增贵就往舅舅家里跑,时间久了,渐渐学到一些制作框架、雕刻图案的手艺。

  15岁那年,因为父亲去世,初中毕业的杨增贵开始制作农村常见的门箱换些口粮。几年后,又开始学习制作其他家具,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木匠。虽然平日里忙个不停,但制作排灯的手艺,一直没忘。

  1992年,湟源县政府出资恢复湟源排灯。县上的文化部门组织杨增贵和其他手工艺人制作了70副排灯。第二年正月十五,排灯展出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伴随着人们热切的讨论,在那个春天,排灯制作这门有些淡出大众视野的老手艺开始重新焕发生机。

  备受鼓舞的杨增贵一边干活挣钱,一边钻研排灯的制作工艺。没多久,就碰到了慕名求学的张世全。这个外出打工多年的年轻人在看到展出后毅然决然地选择拜师学艺。几年后,同样热爱这门传统工艺的吴生贵也成为杨增贵的徒弟。

  为了进一步挖掘、保护和发展排灯艺术,2003年,湟源排灯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后,每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购置设备、搜集资料、完善档案,并组织专家、民间艺人和能工巧匠,对传统排灯进行艺术革新。就拿杨增贵来说,为了让原本只能在室外展出的排灯在室内有一席之地,经过多年琢磨,他设计制作了一个形制较大,便于中堂摆放的落地式排灯。

  2018年,县上为杨增贵提供了一间3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有了专门的工作室后,这位一心想传承好排灯技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了。特别是看到一些年轻的传承人因为经济原因不得已选择转行之后,这个对木雕艺术近乎痴迷的老艺人开始思考,如何能让排灯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要想走向市场,那就得有新的产品!”

  杨增贵开始和徒弟们商量,打算设计出一些适合摆在书桌等位置的排灯摆件。为了让这一念头尽快落地,今年1月1日,杨增贵和张世全、吴生贵师徒三人在县上的支持下,注册成立湟源记忆排灯文化有限公司。就这样,这个平均年龄64岁的创业团队踏上了实现梦想的第一步。

  俗话说,人勤春来早。这不,年还没过完,师徒三人就到工作室尝试制作过年期间设计出来的几款新产品。一听有人问起创业的事情,几个人的眉眼间透着一股自信,就像公司门口贴着的吴生贵创作的那副对联,万卷宏图春作序,百年起点虎开篇!(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王丽娟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