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我们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新鲜的蔬菜,既实惠又方便。”市民王龙为“流动蔬菜车”点赞道。
8月30日上午11时,在西宁市城东区夏都大街社区附近,一辆厢式货车满载着西红柿、土豆、黄瓜、鸡蛋等30余种生活物资,不时有市民前来挑选采购。
据西宁市城东区发展改革和工业信息化局工作人员介绍,为做好疫情期间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城东区多措并举,在全区开设的27家商超,99家平价蔬菜粮油店和7家农贸市场的基础上,增设了56个流动蔬菜供应保障点,不间断配送,进一步确保群众“菜篮子”兜得住。
疫情当前,保供应就是保民生,大型商超同样持续做好保供稳价工作,全力保障重要民生商品价格不涨、质量不降、供应不断。
“请大家按需购买,即买即回。”“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请大家佩戴好口罩,购物期间保持间距。”
当日下午,记者来到西宁市大十字百货广场店,广播不间断地播放着防疫科普内容,已消毒的购物车整齐排列在超市入口处,前来购物的市民主动出示“双码”并配合工作人员测温登记。
“疫情发生以来,超市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的各项举措下,加大采购力度,对21种主要蔬菜的价格严格执行政府定价,扎实推进保供稳价工作。同时,我们发现顾客的个人防护意识都很强,商品选购量也渐趋理性,超市运转井然有序。”超市销售部经理刘刚告诉记者。
白兰瓜3.98元/500克,芥兰6.8元/500克,长红椒3.98元/500克……所有商品明码标价,平价销售,根据销售情况各销售区域都有工作人员负责随时补充货源。
“平日下班后,我就来超市买些新鲜的蔬菜、肉品,当日买当日做。这两日开始居家办公后,我们一家也是按需采买。商超的货源充足,价格合理,质量有保障,我们老百姓的‘购物车’推得稳着哩!”说罢,市民赵昕萍将称量后的鲜牛肉放进手推车。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为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和市场供应工作,托稳“菜篮子”“米袋子”,解决群众后顾之忧,西宁市商务局根据各保供单位提交的主要生活必需品日监测报告,及时研判分析、加大备货量,密切掌握集散中心和肉类供应商等企业的进场量、库存量波动情况,保障全市米面油、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生活物资充足。同时,按区分组,加大对各大超市的疫情防控督导力度和物资供应保障力度,以满足市民采购需求。
数据显示,承担着全省大部分地区农副产品和生鲜果蔬供应的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的蔬菜、水果、肉、蛋、粮油等物资储备充足,每日蔬菜进场量保持在2000吨左右,米面油供应可全面满足15天至20天的生活需求。
生活物资量足价稳成为抗击疫情的“硬核力量”,与此同时,线上下单,同城物流无接触配送方式也在倡导居民网上购物的背景下成为了许多市民的选择。
拿起手机,打开《青海日报》官方线上购物平台:“青报商城”,不同组合的蔬菜、水果套餐映入眼帘,此外,肉类、水产、乳制品、居家生活用品一应俱全。
每一份“蔬菜包”及时送达,都离不开党报生鲜配送基地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记者看到,2000多平方米的操作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工作人员或称重或分拣、打包、搬运、装车……等待发出的货品整齐码放着。党报物流园门口,进出车辆和人员消杀、扫码、测温,井然有序。
“本轮疫情发生后,线上平台订单较平时有较大增加。在经过上半年两轮疫情‘实战’后,我们及时补短板,增购车辆和打包设备,完善细化保供流程和细节,利用在采购、分拣、打包、配送中积累的经验,工作开展有速有效。这轮疫情防控,我们首批投入20台配送车辆,没有出现压单现象;针对居家抗疫的特点,对‘青报商城’原有的5000多种商品进行精选,保留的商品不仅能保证生活物资不愁,而且能保证生活品质不低。”青海报业电商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董维良介绍道。
此外,西宁市各保供单位、大型商超为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残疾人等群体提供“点对点”上门服务,确保不漏一户。(青海日报)
- 1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欢度国庆佳节 告白伟大祖国
- 2 征程万里风正劲 实干笃行再出发——国庆献词
- 3 我省隆重举行2023年烈士纪念日活动 陈刚等党政军领导出席
- 4 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西宁市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
- 5 忠诚警魂热血铸就 浩然天地英魂不朽 ——在第十个烈士纪念日致敬缅怀青海公安英烈
- 6 王卫东看望慰问一线干部职工并督导调研“两节”期间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等工作
- 7 青海省第八次归侨侨眷代表大会开幕 陈刚出席
- 8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推进医改工作走深走实 织牢惠民医疗保障网
- 9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10 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举行 陈刚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