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无私援助显真情 京青携手共奋进——2022年“京青专家服务活动”侧记
2022-08-25 10:00:15  来源:青海日报

高原七月,风景如画,气候宜人,在这美好的时节,来自北京市各领域的25名优秀专家与省内30名专家相约山宗水源,襄偕大美青海,为新青海建设建言献策。今天的青海大地处处充满活力,这背后凝结着的是9年来两地选派的388名专家,充分发挥智库作用,有效破解技术难题,全力帮助培养人才,积极搭建合作桥梁,为推动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进步和民生改善的倾情付出。

  7月24日至8月4日,由北京市委组织部、青海省委组织部联合举办的2022年“京青专家服务活动”在我省如火如荼展开。专家们凭借他们精深的专业素养、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深入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站上讲台、手术台,全方位开展技术指导为基层“送智”。在医疗卫生、生态环保、农牧业、信息化、教育教学、产业发展、现代金融、文化旅游、交通规划、新闻宣传等不同领域,青海因专家们的“智慧注入”而更加充满魅力。

  发挥专业优势

  主导项目实施

  开展“京青专家服务活动”,是我省实施“人才强省”战略、推进人才队伍建设的创新举措,也是深化京青两地友谊、拓展智力援青的生动实践。

  “需要解决什么,就尽全力帮助解决什么”,这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李文斌专家的承诺,也是行动。作为第二次参加“京青专家服务活动”的他,再上高原服务,依然坚守着那份赤诚和热情。7月25日上午一到青海省人民医院,这位我国脑胶质瘤及脑肿瘤转化医学、创新药研究方向首屈一指的专家即第一时间投入到工作中。病区巡诊、听取科室汇报、讨论疑难病例、开展学术讨论和讲座……短短几天时间,他为服务单位做了不少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服务活动,李文斌专家团队愿意将青海省人民医院纳入其脑肿瘤临床试验合作分中心,为青海省人民医院神经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及研究性病房建设工作提供更多、更具体的帮助,此举在进一步提升我省药物临床试验及科研水平方面意义重大。

  “我们做出的努力,付出的心血,能为服务单位留下些什么,是我们服务一周面临的核心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陈哲这样说到。初上高原的陈哲专家没有顾忌身体的疲惫,努力克服高原缺氧的不适,第一时间进入病区,投身工作。通过举办学术讲座、指导课题研究、现场教学示范等多种方式,深化科室医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努力在青海省人民医院培养高层次、高技能的“本土化”专业人才队伍,让“京青专家服务活动”的作用在一线持续产生“裂变效应”,打造一批真正“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也因为她的倾情付出,来自青海牧区的四十几例危重和较重病人,在青海本土医院享受到了一线城市的医疗资源。

  在天峻县人民医院,每天都有慕名而来的妇女群众找青海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主任医师芦莉诊疗。往往是,芦莉跟同事们讨论完工作一出办公室门,就会看到门口挤满了病人,每一个眼神里都写满了信任和依赖。芦莉在天峻县服务期间共接诊门诊170余人次,其中孕产妇100余人次、妇科患者70余人次。并通过理论教学、教学查房、技能操作培训、专题讲座等方式,为天峻县人民医院妇产科从业人员答疑解惑,通过专家服务活动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

  智者善借力而行。“京青专家服务活动”,这种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实践为依托,整合省内外高端人才资源,助推地方发展的创新做法,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生动实践,铸造成就了智力援青的金字招牌,有力推动了京青合作的持续发展成效。

  进基层接地气

  深入开展调研

  从“首善之都”到“塞外高原”,各位专家一路西行、一路登高,顾不上初上高原的旅途劳顿和高原反应,风尘仆仆,马不停蹄,一到服务单位即直奔主题,开展工作,深入现场考察,帮助解决技术难题。

  华夏银行信息科技部副总经理金建新感慨地说:“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服务不仅了解了青海银行和市州银行在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方面的进展情况,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还与当地同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为以后工作交流奠定了坚实基础。一次青海行,一生青海情,回京后我将继续关注青海的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发挥好自身优势和桥梁纽带作用。”

  引智创新,破解技术难题;互利共赢,专家和基层人才共成长。北京老栗树聚源德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李思鹏深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巴隆乡,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座谈交流、实地走访调研等形式对巴隆乡生态畜牧业发展和种养殖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指导。并以“产业融合”为主题开展了专题讲座,详细分析了行业发展趋势,并围绕生态畜牧业专业化、标准化运作,品牌设立等方面结合成功案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讲解。他说:“要充分发挥专家的才智优势做好服务工作,应用创新技术帮助服务单位解决实际生产经营难题。”

  这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智力援助和业务交流,更是推动北京、青海两地人才资源流动共享的实践和探索。首都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傅萌在青海省博物馆服务期间,深入现场开展技术指导3次,传授了纺织品文物修复的经验,并且对唐卡织补针法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先后赴省考古所、喇家遗址博物馆、柳湾彩陶博物馆等文物保护单位开展调研工作,并与当地工作人员深入交流并进行业务指导。

  在乐都区瞿昙寺讲解瞿昙寺建造历史背景和明代官式建筑特点;在西来寺查看古建筑有无变形拔榫、下沉倾斜等险情;在高庙八卦楼检查文物保护措施,指导保护方法……连日来,在乐都区的各个文物保护单位都留下了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文博研究馆员张君奇专家忙碌的身影,72岁高龄的他不辞辛苦、认真授课,每到一处都细致讲解古建筑知识和保护修缮方法。通过授课学习,提升了乐都区博物馆全体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丰富了古建筑专业知识。

  “会诊把脉”“传经送宝”专家们深入基层服务群众,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围绕发展献计献策,这种深情厚谊、慷慨帮助,为我们树立了攻坚克难的必胜信心。

  组织架桥梁

  服务结纽带

  不远千里踏上青海,寒来暑往不间断。大美青海建设亟需人才全力推动,促进基层发展渴望优秀人才服务。9年来,真情投入、广泛交流,成为两地沟通合作的桥梁和纽带。

  “一定要充分挖掘青海省中藏医药传统优势,不断完善中藏药标准,建立规范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要适时成立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班,注重产业规划和政策创新”……一次次殷切的嘱托,一条条合理的建议都流露着毛山宏专家对青海发展的关心与支持,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政府特聘专家、教授毛山宏,在青海服务期间先后赴省药监局、生物科技产业园、中藏医药企业等开展座谈调研,并对我省药品监管工作、生物医药和中藏医药发展路径进行了指导。同时,积极协调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西宁市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省卫健委就“智慧村医”建设方法和路径达成合作意向。

  “能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为青海发展解决一些问题,做出一点贡献,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荣幸。”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马冬宝副教授这样谈道。在西宁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马冬宝专家对学院机电工程系深化校企融合发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内容进行指导和调研。并为学院的品牌专业群建设、党委书记人才项目的实施提出了指导建议,为机电专业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进职业教育课堂革命、高质量专业发展指明方向,为学院全体教师在教学能力提升、技能大赛训练等方面提供了宝贵经验。

  北京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中心副主任李大功在青海省电视台服务期间,与广播电视新闻中心融媒体采访部、融媒体编辑部、融媒体协作部、新闻专题部等各团组负责人分别围绕各自工作中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进行了13次业务交流。并参与了《青海新闻联播》晨会选题策划、节目编排、节目内容的审稿审片及节目直播后的点评。李大功以北京广播电视台运行过程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为例,根据各业务团组不同的业务特点进行了深入讲解。

  “海拔均在4200米以上,服务期间跋涉1900多公里”,青海省乡村产业发展指导中心高级农艺师王慧霞在玉树藏族自治州乡村振兴局服务期间,努力克服高原缺氧和长途跋涉的疲惫,深入玉树州6个县(市)调研指导乡村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开展技术服务12次,深入现场指导6次,解决难题3个,召开座谈会5次,培训相关技术人员近50人,为玉树州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实际的帮助与指导。

  25名北京专家和30名青海专家,是京青两地组织部门会同卫健、农牧、国资委、公安、司法等部门精心遴选的,都是各自行业和领域的优秀代表,不仅视野开阔、学识渊博,而且观念新、思路宽、办法多。他们普遍掌握着本学科、本领域的核心知识和关键技术,这些对解决青海产业发展瓶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能够起到“点睛之笔”的功效,发挥“拨云见日”的作用。

  在做好业务指导的同时,他们还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通过座谈交流、专题研讨、实地指导等形式,为地方培养了专业技术人才和技术实用人才,通过活动的牵线搭桥,建立了帮扶工作的长效机制。

  据统计,活动期间,两地专家围绕青海省需求,开展现场技术指导153次,直接手术示教和门诊查房带教209例,破解相关难题147项,达成合作意向47项,举办专题讲座79场,培训相关技术和业务人员4700余人次,解决了一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疑难问题。

  短暂的交流和服务活动终将告一段落,北京和青海专家们为青海人民热情服务、对青海人才倾囊相授的深情,将被铭记;而他们倾尽所能为所服务单位做的每一项工作,依托所在单位、所在团队资源,建立起的科研、人才合作机制,将不断深化“京青专家服务活动”的综合效应,助力新青海建设。(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孔萌萌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