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援青礼赞】 变身“多面手” 架起“幸福桥”——记北京市丰台区援青干部谢智刚
2022-07-17 10:52:01  来源:青海日报

谢智刚(左二)在治多县治渠乡同卡村牧民家调研。照片由本人提供

  从远隔千山万水的不相识到对雪域高原人民的依依不舍;从不知所措到争取项目落地,三年的挂职工作,让来自北京市丰台区的援青干部谢智刚,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成为一名“多面手”干部。

  2019年8月,初到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担任副县长的谢智刚就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的担子不轻。

  “脱贫攻坚已近决胜节点,牧民的生活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善。而我要做的就是如何使脱贫攻坚顺利衔接乡村振兴,让牧民群众真正致富。”本就高原反应的谢智刚在压力的“加持”下,开始连续失眠。

  “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高原海拔高、共产党员的觉悟更高”……谢智刚在笔记本上写满了励志警句激励自己,要珍惜组织的信任、珍惜干事的平台、珍惜创业的舞台、珍惜锻炼的机会、珍惜宝贵的时间。

  随着身体慢慢适应了高海拔环境,谢智刚逐渐进入了工作角色。他发现,治多县的当地人多为牧民,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放养牦牛。

  别看谢智刚是北京人,但说起牦牛他可不陌生。“海拔越高牦牛的品质越好,这里的牦牛品质极佳,在全国市场上很受认可,但始终没能实现产业化,原因还在供应量上。”找到“症结”,谢智刚开始有了思路:“一个地方的发展靠经济,经济的发展靠产业,产业的发展靠企业……”

  做事严谨的谢智刚并没有急着行动,而是通过学习、调研等方式深入了解当地产业发展的现状,思考产业发展的路径,然后才开始引进成熟企业建立治多县自己的企业经营主体。

  在他的牵头下,从2020年底开始,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和江苏中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共识,将共同投资发展治多县牦牛绒产业。

  经过多次协调,终于在2021年的青洽会上,治多县政府与江苏中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牦牛绒公司合资框架协议,与北京时装周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了品牌创建等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21年底,治多县政府与江苏中孚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牦牛绒开发协议。

  此外,谢智刚还发现当地祖祖辈辈延续的自然放养方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他要求企业提供专业技术人员实地指导,提高和转变当地牧民的放牧技术与观念。

  治渠乡牧民存多杰说,有了专家的指导,我家牦牛生病少了,肉长得也结实了,真是感谢党和政府。

  这边刚“引进”完,谢智刚那边又忙起了“推介”。

  “康巴藏族文化让我记忆深刻,文化产业既不破坏生态环境,又能解决就业,丰富当地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大有文章可做。”谢智刚思量着,如何把治多美好风光、康巴藏族民族风情文化、特色产品和产业、精美的手工艺品送上丰台、北京甚至全国的舞台?

  说干就干。治多牛肉好,他就联系农牧民,让治多的农产品合作社参加全国农产品展销会。得知当地的服饰和石头有名,他马上联系北京依文集团和中国地质大学,从藏族服饰、玉石雕刻等文化产业出发,加强治多县文化产业发展。此外,在他的协调下,丰台区与治多县合作排演的舞台剧《幸福交响》已经出炉,舞台剧讲述两地携手奔小康的故事,以及当地特色的风土人情、高原风光。

  谢智刚说:“我希望治多能借着舞台剧‘火’一把,让当地的旅游文化产业跟着发展起来。”

  三年来,谢智刚不时奔波于丰台、治多两地之间,架起了沟通之桥、友谊之桥、携手之桥、奋斗之桥、小康之桥。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发,被隔离在家后,谢智刚仍忘不了协调丰台区花乡政府为治多县捐款捐物……这些年,他不断协调援青医疗团队为治多县人民医院、县敬老院捐赠药品、医疗器械。

  “雪域高原已是家,回首凝望心若澜。三年,感恩玉树人民的无私奉献,感恩援青的磨练,让我更加懂得了坚守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坚守勇往无前的斗争意志,坚守每一个平凡无私的岗位。”谢智刚说。(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孔萌萌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