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条通衢大道畅通着群众出行的幸福之路,一座座支线机场搭建起经济发展的空中走廊,一个个重大水利枢纽项目滋润着高原大地……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精心谋划和推动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全省公路总里程达8.62万公里,高速(含一级)公路里程达4101公里,二级公路里程达9116公里,三级及以下公路里程达7.29万公里;“一主六辅”民用机场运营格局全面形成;“引大济湟”调水总干渠和北干一期建成通水。基础设施建设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公路建设让人们出行更加便利
七月的青海高原天高云淡,遍地苍翠。位于西宁市湟源县和平乡的小高陵村也吸引着一波又一波的游人不断前往。一条黑色的柏油公路穿村而过,引导游人向那铺排着层层梯田的山顶而去。
近年来,得益于小高陵红色景区旅游公路建成,不仅让村民们出行更加便利,也让村里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小高陵凭借独有的红色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从最初的土路到后来的水泥硬化路,再到柏油路,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说起如今的日子,小高陵村村民李积元高兴得合不拢嘴。他说,以前村里的路不好,大家出行也不方便,现在柏油路修到了家门口,来旅游的人更多了,经济收入也更有保证了。
小高陵村党支部书记王金龙说:“2018年底村里建成了小高陵红色景区旅游公路,不仅使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也带动了全村的红色旅游景区发展。”
农村公路建设作为我省交通重点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更加普惠的重要意义,不仅事关更好满足人民出行需求,也关系着广大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更关系着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推进乡村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统筹推进公路重点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加强出省通道建设,提高通畅水平和通达深度,构建起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促进旅游业大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运输体系。
特别是2021年,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交通提质行动,开展“美丽乡村路”示范工程建设,完成普通省道和农村公路投资22亿元,新改建农村公路1727公里,新增8个乡镇通三级公路和150个自然村通硬化路。
一条条通衢大道成为了方便群众出行、助力产业发展的康庄大道,交通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更好畅通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
建成投运的祁连机场。青海机场有限公司供图
民航基础设施建设架起空中通道
青海省高山大河、地广人稀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发展交通这一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的特殊性,而民航以其成本低、辐射强、快速便捷、安全性高等特点,成为发展青海交通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支柱,高效优质的机场建设更是民航业发展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打通省内各地与外界往来的空中通道,满足旅客出行需求,2016年至2019年青海机场公司机场建设保持“每年投运一个机场、每年建成一个机场、每年开工一个机场”的高速度,平均每个机场建设周期为3年,与内地持平,是西北地区机场建设发展速度最快的省份。
然而,随着青海机场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高原支线机场数量逐年增多,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受运行标准高、适航机型少、航线运营成本高等因素影响,青海省内支线机场发展也进入了瓶颈期。
2017年11月,青海省人民政府与民航局联合下发《关于在青海省开展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以在青海推行两年的“通廉航空”为基础,在德令哈、花土沟、果洛、祁连开展“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至此,青海成为全国首个“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省份。
2019年,青海机场公司通过多方论证、实验,在海西州德令哈、格尔木、花土沟三座机场开通全国首条高原通航短途运输双向环飞航线,实现青海省通航产业的重要突破。短途运输航线以其经济实惠、方便快捷的优势,通航不到半年旅客吞吐量即突破1万人次。
“青海机场开通的短途航线运输,让我成了村里最早坐飞机去花土沟的人之一,现在很多村里人要去坐飞机都会来咨询我。”说起乘坐青海机场有限公司通航短途运输环飞航线,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尕海镇尕海村村民刘兆福笑得很开心。
记者从青海机场有限公司了解到,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民航步入建设发展快车道,由最初的三个小机场,发展为当前“一主六辅”机场布局,民航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基本覆盖省内主要地区,进一步丰富了青海省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巩固了西宁机场青藏高原区域枢纽机场地位,极大改善了青海人民出行条件,搭建起青海对外联系的空中桥梁。
建成投运后的德令哈(托素)750千伏变电站。摄影:邹建华
水利建设让水资源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民生水利项目关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水利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能否持续提升。
6月18日,引大济湟工程西干渠32号隧洞胜利贯通,标志着青海省“一号水利”工程所有隧洞全部贯通,也标志着制约引大济湟工程建设的最后一个“卡脖子”瓶颈被彻底打通,为工程造福人民群众打下了坚实基础。
作为青海有史以来建设规模最大、综合效益最广、受益群众最多、建设条件最复杂的战略性调水工程,总投资146.34亿元的引大济湟工程,是一项跨流域的大型调水工程。工程通过从青海省东北部大通河调水,穿越祁连山余脉达坂山引入湟水河,解决青海湟水北岸群众的饮水安全和农林灌溉及工业、生态用水问题,为青海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可靠的水资源支撑和水生态保障。
引大济湟西干渠、北干二期、蓄集峡水利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建成,那棱格勒河水利枢纽完成年度投资目标任务,中小河流治理、重点水源工程建设、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等面上项目建设稳步推进……2021年,全省水利系统聚焦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提速。
去年,我省水利部门积极推动民生水利工作提质增效,建立长效机制,重点解决供水保障程度不够稳定、季节性缺水等突出问题,维修养护923处集中式饮水安全工程,144万群众受益,全省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供水保证率分别达到80%、94%,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水利需求。
回首过往,皆是序章;展望未来,信心满怀。迈入新时代,青海各族人民必将顺势而为,扎扎实实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筑就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撑。
青藏铁路。青藏集团公司供图
【记者感言】
从一个边远乳品企业的“起死回生”说起
“自从青海机场公司基本航空服务计划试点启动以来,‘远’这一问题迎刃而解,我们的设备顺利投产、效益同步就位,公司也为全州6县2000户牧民带来每户每月1800元的收入。”说起这些,果洛格桑花乳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而之前,因为交通不便,公司发展牦牛奶粉产业的想法曾一度束之高阁,企业也是长期陷入困顿步履维艰。
从格桑花乳业公司的发展中,我们看到了民航基础设施建设对于一个地处偏远的地方企业发展的无比重要,也从侧面说明了民航等基础设施建设对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可或缺。
一直以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石,始终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所以看一个地区经济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完善即可大致做出判断。
青海地处祖国内陆腹地,这里地域辽阔、高山耸立、河流纵横、气候高寒缺氧,各族群众生活生产条件艰苦,所以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近年来,青海着眼未来长远发展目标,立足当下发展实际,紧紧围绕公路、铁路、民航、能源、水利等关乎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大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的投资建设力度,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继建成,全省基础设施保障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
特别是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省上下把稳投资摆在突出位置,以基础设施投资为抓手,全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提速建设,西宁机场三期加快推进飞行区及航站区工程建设,西成铁路项目取得生态环境部环评报告批复,青藏铁路西宁至格尔木段提质工程开工建设。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发展改革委紧盯国家战略投向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精心谋划和推动实施了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2%。”这是7月5日青海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的“青海这十年”发展改革专场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张忠良的介绍。
随着一个个重大项目的加快实施,我省基础设施将更加完善,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将越来越明显,必将推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质增速,不断提升各族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1 王卫东赴城东区调研走在前作表率工作
- 2 【牢记嘱托 实干笃行·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立足资源禀赋 引领产业提质“新”升级
- 3 【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上走在前作表率】“党建+代表”模式有效助力“有诉必应马上办”
- 4 果洛州党政代表团来宁考察交流
- 5 全省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视频调度会召开 陈刚提出工作要求 吴晓军出席并讲话
- 6 王卫东调研督导岁末年初社会安全稳定工作并主持召开现场会
- 7 市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王卫东主持
- 8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刚主持
- 9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10 陈刚在全省黄河文化保护弘扬专题座谈会上强调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切实扛起保护弘扬黄河文化青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