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辉照前路 丹心育桃李——教师节特刊
2024-09-10 09:14:53  来源:青海日报

  编者按:又是一年金秋时,我们迎来第40个教师节。

  师者如光,温暖而明亮。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坚守平凡,躬耕不辍。立足三尺讲台,扎根育人热土,深情关爱学生身心健康,浸润着一颗颗渴望知识的心灵,培育满园桃李。

  难忘师恩,感恩有你。耳畔常常回响老师的谆谆教诲,心中时时怀念课堂的难忘时光。值此佳节,道一声:“老师,辛苦了,祝您节日快乐!”

  今天,推出教师节特刊,展现青海尊师重教的光荣传统,讲述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汲取勇毅前行的奋进力量。

工作写照。本人供图

  罗 红:平淡倾洒一片情

  “我有两个心房,一个装着良心,一个装着爱心。”

  海东市乐都区七里店中学一级教师、初三语文教师罗红,在从业20个春秋里,用心对待每一位学生。爱,是她不变的初心。

  还记得第一次站上讲台,看着孩子们单纯又充满希望的眼睛,罗红就感觉教师这个职业无比神圣。

  罗红说,每个学生都是纯洁的天使,教师应该不仅仅像蜡烛,更应该像泥土,使每一颗种子都能健康成长。

  她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每当接手新班级,罗红总会找出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罗红的每一节课都力求生动有趣。

  在语文教学中,她以故事会、小品剧代替文字,让学生形象地感知课文内容,并打破陈规,实行“自改互评”教学模式,放手锻炼学生自我修改、自我评价的能力,将学生的佳作推广开来,增强学生成就感。

  她时常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合理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主动学习,并坚持分层辅导,给优秀学生以伸展的空间,给学习暂时困难的学生创设上进的环境。

  她总说,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爱心,多一点理解,多一些鼓励,会使学生变得更加优秀。正因为如此,她的办公桌上总放着学生给她的“礼物”,有润喉片,有小纸条,还有生日惊喜……

  笃行致远,潜心教学。罗红在教育这条路上收获了许多掌声和赞誉,她说:“平凡不坠青云志,平淡倾洒一片情,这是我作为人民教师不悔的追求!”(作者:牛玉娇)

备课。本人供图

  铁生兰:三尺讲台铸青春

  整整40年,她始终将教师视为一份神圣职业,怀着一份崇敬之心。她就是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铁生兰。

  从事教学工作多年,课程对于铁生兰而言可谓是驾轻就熟,可是她仍然会根据教材的变化和学科领域的研究发展不断补充新内容,一遍又一遍地精研课稿。“不会做,就看我做。跟着我,你得步伐坚定、跑步前进。”这是她对研究生的叮嘱。“担心你坚持不了,所以我一直在坚持。”这是她对本科生的鼓励。为了给同学们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也为了提升自己的能力,铁生兰带领着学生不断勇攀高峰,为同学们开辟了一片学习和成长的沃土。

  在一轮又一轮的教学改革中,铁生兰逐渐从一名参与者,变成领跑人,而她也先后荣获“全国模范教师”“青海省杰出教师”“昆仑英才·教学名师”等荣誉。对此,铁生兰只是挥手笑笑,她说身为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是她的日常工作。

  铁生兰还致力于青海乃至西部地区的民族教育、教师教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她的足迹遍布青海、甘肃、四川、云南、西藏的雪域高原,累计听课达600多节,全面了解民族地区教育的真实现状和实际问题。

  正是因为锲而不舍的坚持,铁生兰先后主持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1项省级高校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出版著作3部,参编学术著作1部……

  这份简要却不简单的履历,是铁生兰40年教书育人的实践成果,是她全身心投入教育教学事业的最好证明。她表示,将在教育这片土地上继续勤奋耕耘、积极探索、勇往直前。(作者:雷洁)

课堂教学。本人供图

  扎西吉:俯身甘做铺路人

  “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塔秀乡小学,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教师扎西吉。从教22年来,怀揣着对牧区教育事业的一份热爱,扎西吉将为人师表的故事洒在了热爱的草原。

  心有万顷碧波,目光自是澄澈。扎西吉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和研究新课程改革的“教”与“学”,狠抓细节,大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各种自己制作的教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是照本宣科,而是以各种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使课堂教学既注意知识传授,又注意能力培养,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乐教爱生、启智润心,扎西吉俯下身子甘做铺路人,在最平凡的岗位上成就每一个孩子的精彩。她所带的一年级班级,因为孩子们年龄小,没有完全适应学校生活,扎西吉深知教师对学生的爱似母爱,她用了各种方法来体现这份浓厚的爱,得到了广大家长和同事的一致好评。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扎西吉像牧民爱护草原一样对待学生,像敬畏自然规律一样尊重教育规律。她为牧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绩显著,凭借日复一日不减的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忘我奋斗,塔秀草原上一代又一代学子如拔节孕穗般成长。(作者:洪玉杰)

利用课余时间辅导学生。本人供图

  肖飞雪:燃亮学子前行路

  果洛西宁民族中学高二年级的班主任肖飞雪,拥有23年的教育生涯,在果洛西宁民族中学执教也有四个年头,所带出的毕业生不计其数,收到的温馨祝福也多如星辰,尤其是办公桌玻璃板下的一张贺卡和一份来信,总能湿润她的眼眶。

  “肖老师,是你的不放弃,才使我的语文水平得到提升,是你的关心让我对学习有了信心!”贺卡是去年教师节前,毕业生成利昂毛寄给肖飞雪的。在给成利昂毛所在班代课时,身为语文老师的肖飞雪发现语文水平直接影响着其他学科,课外抓阅读和理解能力、课堂结合新老教材研究适合于牧区孩子的教学模式,工作量增加了两倍还多。

  “肖老师,我不是你那么多学生中最优秀的那个,但你却是我一生不能忘记的恩师。”这是毕业后考入西北民族大学法律专业的才热,在写给肖飞雪的信中最动情的一句。在肖飞雪的班里,才热在学习上是最努力的一个,因为基础差成绩始终垫底,最终因为跟不上导致情绪抑郁,有了弃学回家放牧的想法。肖飞雪老师便利用课余时间给才热补基础,联系其他学科老师为才热单独制定教学方案,最终才热以全年级第十二名的成绩考入大学。

  去年六月高考,肖飞雪所带班级47名学生,39人考上本科,学生才让忠格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改变他们命运的只有知识,作为班主任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如今的肖飞雪正按照新的高中教材和高考改革,重翻厚重的十六本旧教案,摸索适合牧区孩子教育,能够适应改革的全新教案,面对给自己加“料”,肖飞雪这样说:“‘扶’着他们走进人生的新历程是教师的职责,我不能辜负孩子们对我的这份信任,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作者:李兴发)

在男生宿舍清查人数。陈小明 提供

  包文德:守住一名教师的本分

  “李老师,我这会去看一下食堂和宿舍卫生,再看一下肉和蔬菜到位了没,你先过去给班里的同学把书发了,待会我们准时开班会。”包文德说完便匆匆跑向学生食堂,开学伊始,包文德又开始了忙碌的工作。

  包文德是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八宝镇寄宿制民族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33年来,他始终恪守教师职业道德,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学生真情实感,富有爱心。除担任二、三、四年级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任务外,还担任寄宿生班主任、食堂管理员和总务处主任。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多次在祁连县毕业年级质量检测中取得优异成绩。

  清晨,包文德会提前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忙碌工作:设计教案、梳理课堂重点、构思教学形式、授课、批改课后作业……这是包文德的日常工作写照。一届又一届,虽然忙碌和辛苦,但他心中始终铭记激励自己前行的一句话:“师者匠心,躬耕不辍,行路不止。”

  “包老师课讲得好,也很关心我们的生活,我们都很喜欢他。”三年级学生拜小燕说。

  自1991年从海北州民族师范学校毕业以来,包文德即投身乡村教育,以“育桃李、写春秋”为志,因卓越的教育成果受到家长和师生的广泛赞誉,今年包文德被授予全国模范教师荣誉称号。

  “我只是守住了一名教师的本分。”面对荣誉,包文德这样说。他始终坚持润己泽人,把自己的智慧、知识、温暖、情感倾注到孩子身上,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作者:尹耀增 陶延霞)

教同学下五子棋。李庆玲 摄

  李积梅:照亮乡村孩子成长路

  “作为一名女老师,我要像妈妈一样,在学习上去引导培养他们,在生活上去关爱照顾他们。”9月6日,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第四中学三年级教师李积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朴实话语的背后,是李积梅在乡村学校28年的坚守。

  1995年,刚满20岁的李积梅满怀憧憬来到乌兰县柯柯镇西村小学任教。从普通教师到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从三尺讲台到教学研究,扎根乡村小学课堂,她始终初心不改,把无私的爱献给了学生,把炽热的心献给了教育事业。

  乡村学校的生源基本来自周边村子,留守儿童较多。作为班主任,李积梅通过家访以及和家长沟通等方式,熟悉掌握每一名学生的家庭情况。她说:“照顾孩子的基本都是老人,所以我们很少布置有难度的家庭作业,练习册基本都在学校完成。我们也非常关注孩子们的心理问题,跟他们做朋友,带给他们更多的爱。”

  教学中,李积梅努力钻研教材,认真备课,课堂上严谨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材施教,注重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丰富的情感感化学生,教会学生求知,引导学生做人。

  “我教过的学生,很多上了高年级后还会主动来看我;学生家长遇到问题,也会打电话来咨询;有一年我过生日,同学们特地找美术老师制作了贺卡……这些信任和温暖,就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我愿意做一盏灯,照亮乡村孩子的成长之路。”(作者:李庆玲)

家访。本人供图

  谭锦花: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浪潮越来越近,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9月6日,黄南藏族自治州河南蒙古族自治县托叶玛乡寄宿制中心完全小学四年级一班的教室里书声琅琅,孩子们声情并茂地朗读着课文《观潮》。

  “孩子们,读得好极了,课文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奇特与雄伟壮观……”学校语文老师谭锦花一边带着学生朗读,一边分析文章结构。

  今年开学第一课,谭锦花用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向孩子们展示了祖国的伟大,激发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她还把身边的好人好事与《小学生行为规范》结合起来,通过生动事迹教导孩子们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

  执教19年,谭老师是牧区学校变化的见证者:崭新的教学楼、宽阔平整的塑胶场地,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一应俱全,电子白板、投影仪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谭锦花说:“课堂上,学生们积极发言,表达自己的想法;课后,他们与老师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种和谐的交流氛围,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也让不同民族的师生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

  谭锦花默默坚守着自己的初心,用心培育着每一朵祖国的花朵。她希望孩子们能够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知识充实自己,将来成为有用的人才。(作者:栾雨嘉)

耐心地为学生讲解知识。本人供图

  忠 尕: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

  9月6日一早,玉树藏族自治州职业技术学校22级藏文大专班教室内,藏语老师忠尕站在讲台上,开始为学生们答疑解惑。

  1984年,忠尕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40年来,她始终坚守在教育一线,从高中藏文教学到大专藏语言专业教学,再到骨干教师培训教学,忠尕认认真真、尽职尽责,她是学生眼中最棒的藏文老师。

  忠尕始终认为,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力量,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玉树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让他们有更多机会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付出爱心、耐心、关心、细心和热心,才会赢得孩子们的亲近、感激、尊重和爱戴。”这是忠尕写在笔记本上的一段话,也是她对待学生的态度。

  “职校的孩子,思想越来越成熟,他们渴求被尊重,所以对他们的管理更需要细心的关爱和严格的要求。”忠尕说。

  工作生活中,忠尕努力扮演着多种角色。课堂上,她是一位严师;课下,她走进学生中间,倾听他们的感受与想法,像朋友一样与孩子们交流。

  “我们班上有很多孩子是从牧区考出来的,不善言谈和交流,我就让他们写日记或者小作文,我用写评语的方式跟他们交流。这种类似‘传纸条’的形式容易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忠尕说,这是平日里她和孩子们沟通的小“妙招”。

  “忠尕老师像我们的母亲一样,关心我们的学习,照顾我们的生活,我们有什么困难她都会用心帮我们解决,能遇到这样一位好老师,我们真的很幸运!”学生更松多杰说。(作者:程宦宁)

责任编辑: 哈婷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