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迎来主题为“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第40个教师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始终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青海省委、省政府深刻认识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对于促进青海教育高质量发展,有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发展的重要作用,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理顺体制机制、提高教师地位待遇等方面积极探索、深化改革,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薄弱地区打造高质量教师队伍提供了有益经验。
夯实根基,师德师风建设成绩喜人
走进青海中小学校园,时常会看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大字,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这对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建设高质量教师队伍工作中,青海始终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首位,作出一系列安排部署。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持续深化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出台高校教师、中小学教师、幼儿园教师等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文件,建立师德考核负面清单,严肃师德问题查处,建立健全师德违规通报曝光机制,实行每半年通报违反师德师风案例制度。
每年开展系列师德主题教育活动,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争做‘四有’好老师和新时代‘大先生’”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深化我省师德师风体系建设,全面加强了师德警示教育,师德师风严的氛围已经形成,教师教书育人的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
政策支持,教师素质能力大幅提高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青海在资金、政策等方面出新招、解难题,不断提高教师素质能力。
建设首批12个省级名师名校长工作室,打造教师专业成长团队。完成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全员轮训。制定《青海省2023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名师名校长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凝练教育理念,提升教育教学、办学治校能力。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全省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不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全省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三区三州”中小学教师通过线下集中培训、名校访学、名师讲座、实践观摩、跟岗研修、交流研讨、成果展示、线上培训、工作坊研修和混合式培训等方式,在教育教学水平、技能专业成长、师德师风修养等多方面得到了长足的提升。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0年至2023年,国培、省培计划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19亿元,培训中小学教师7.43万人次;2024年,投入资金0.62亿元,计划培训1.5万人次。
青海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整省试点为契机,积极组织教师充分利用平台开展教育教学、教研等活动,并将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有效融入教师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体系,推进农牧区学校“三个课堂”教学和乡村教育数字化精准帮扶,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同时,“组团式”援青工作部署开展以来,我省积极加强与各援青省份在教师培训、空中课堂、名师讲堂、同题异构、跟岗研修、共享资料等方面的协同配合,在教育教学理念转变和能力提升、团队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创新管理,助力教育改革持续发展
西宁市城中区坚持“把人才放在最合适的岗位”原则,稳步推进“县管校聘”工作,根据所需岗位采取学校内择优聘用、区域内岗位竞聘等方式对教师实行聘用,建立教师聘用、流动常态长效机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并严格执行竞聘流程。去年6月至今,18所学校采取校内竞聘的方式打破了“按校定编”“一校定终身”的传统模式,让教师从“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
立足实际,创新管理。在青海,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教师队伍人才管理方面想出了不少“金点子”。
2018年起,青海采取省上新增一部分、地方调剂一部分的做法,全省统筹调剂500名青南支教周转编制,核增给省直、西宁、海东学校,保证每年滚动选派500名优秀教师赴青南三州开展团队式集中支教。同年建立教师编制动态调整机制,按照“省级监管、市州统筹、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的原则,调整下放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权限。2022年落实中小学教职工编制省市县全面达标,为巩固达标成果,全省每年开展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动态调整。调整完善特岗教师招聘政策,实现特岗教师“当年招聘、当年纳编”,进一步增强新聘特岗教师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同时,实施省级公费师范生培养,从源头提升培养质量,按照“州来州去”“县来县去”的原则,培养一批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本土骨干教师,2016年以来共招生2049名师范生。加大高校师范专业认证力度,全省4所高校完成师范类专业一级认证,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小学教育等5个专业完成二级认证工作。开展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指导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制定完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办法,组织教师职业能力测试,2021年以来两所高校共申请认定4000余人。
补齐短板,为农牧区教育注入动力
青海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秉持“一个都不能少”的原则,多措并举,补齐短板,为全省农牧区教育不断注入发展动力。
建立乡村教师“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制度,畅通乡村教师职称晋升和评聘“双通道”。陆续下放了除玉树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以外其他6个市州的中小学系列副高级及以下教师职称评审权限;下放全省高职院校副高级及以下教师职称评审权限;本科高校实施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自主评审。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总体要求,破除五唯,修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构建分类清晰、名称统一、科学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价制度。创新性地首次单独出台本科高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职称评价标准,针对性更强,评价标准更加科学。
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制度实现全覆盖,实施差异化补助,按照“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原则,全省乡村教师平均月人均增资400元。加大义务教育教师保障力度,巩固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果。制定社会事务进校园“白名单”,开展为中小学教师减负专项行动,进一步营造良好教育教学环境。调整规范表彰项目,先后有30余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模范教师、最美教师、教书育人楷模等称号,3名教师和3名校长成功入选新时代中小学名师名校长培养计划(2022—2025),“教育家精神”在青藏高原绽放。(青海日报)
- 1 吴晓军: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2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 3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精准养老服务为幸福夕阳红“加码”
- 4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绿水青山间绘就西宁生态画卷
- 5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路网建设“加速度” 城市“经脉”更通畅
- 6 【文化中国行】千紫缘“农文旅”新融合 乡村振兴有奔头
- 7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 在我市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 8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9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礼赞丰收 共绘美好“丰”景
- 10 市委召开专题会议 加快推进生态旅游“一芯”支撑服务保障 “一环多带”工作 王卫东主持并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