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 ——写在全省两会闭幕之际 江源平
2020-01-20 15:10:50  来源:青海日报

   1

  江源大地春潮涌动,全面小康号角劲吹。

  备受全省人民瞩目的两会圆满完成各项议程,胜利闭幕。

  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召开的一次盛会;是一次立足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十四五”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牢基础的集结。

  积极建言,代表委员们不负重托,认真履职。

  执着求解,代表委员们坦诚务实的态度值得点赞。

  过去一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也是青海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是有机遇也有挑战,一起拼搏、一起奋斗的一年。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以变促进,在迎接挑战中以稳应变,在化解风险中以进固稳,基本完成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十三五”规划纲要实现进度符合预期,朝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了坚实步伐!

  2020年,拼搏和奋斗接续,我们将砥砺初心使命,奋力担当尽责,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而不懈努力。

  2

  “因地制宜,走出一条富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经济发展路子,以此壮大我省生态经济发展体量,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注重和加强广大农牧户自主经营与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有机连接,提高扶贫特色产业质量和水平等举措,从产业发展上巩固现有脱贫攻坚成果。”

  “基层医疗水平提高了,就免去了群众为看病来回奔波的辛劳,减少甚至避免了群众除了看病外的其他花费。我们要继续提升基层医疗水平,让更多的群众在家门口看得了病,看得起病。”

  “对传统和优势工业技术创新、资源利用、要素配置、生产方式、组织管理、体制机制进行全面、深刻的变革,努力构建以绿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为核心,在更高层次、更高标准、更高质量上加快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

  ……

  一次次审议、讨论,凝结着代表委员的拳拳之心;一条条提议、建议,倾注着代表委员的殷殷深情。

  一组组数据振奋人心,一摞摞实事构筑起群众的“小确幸”,每一项提案、议案,每一处细节体现着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的满满心意。

  3

  时间倒回2019年1月27日,省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作出郑重承诺,要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

  站在2020年的起点回眸,我们看到,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青海各族儿女努力奔跑,以拼搏奋斗的姿态书写下最壮丽的青海答卷。

  山水之间有美景——国家公园中,无限美好的希望种子孕育萌发,广阔草原、清澈湖泊、肥壮牛羊、山环水绕美丽生灵再现;三江之水清洌可鉴,青海湖鱼翔浅底、百鸟低徊盘旋,天空重现连绵晴空万里云;国土绿化越铺越广,全清洁能源电力可持续照亮青海大地达15天,外送清洁电量166亿千瓦时;空中走廊旁通曲畅,公路、铁路如巨龙盘踞青海大地。

  天地之间有笑颜——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清零,签订1000万份牦牛、青稞产业扶贫大礼包推广销售协议,落实光伏扶贫指标721.6兆瓦,直接带动8.74万户贫困户增收,困难群众鼓起“钱袋子”,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稳就业让日子有盼头,普惠性幼儿教育让孩子们乐在其中,教育资源布局更优化,农牧产品质量有提升,文明之花开遍乡村,健康医疗更有保障,住房条件越来越好,老年人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日月之间有光芒——全面贯彻“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优化营商环境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500强峰会激发和提振民营企业发展信心,绿色生态产业体系振兴崛起,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政府效能持续提升,贯彻新发展理念重塑新发展格局,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实现新跨越。

  风云之间有定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接续奋斗、砥砺前行的内在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青海解放70周年活动凝聚起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民族和睦、宗教和顺、军民团结、社会和谐,各民族越来越亲。

  4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

  转眼间,我们已跑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场接力赛的最后一程。

  接过2019递来的“接力棒”,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所擘画的新青海早已展现出无比生动的姿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计日而待。但无疑仍需要有清醒的认知,看清发展大势,攻坚克难、迎难而上,跑赢这至关重要的“最后一棒”。

  凝聚共识——登高才能望远。站在全局和未来的角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完成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动员激励全省各族群众加压奋进,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明晰思路——强化理念和布局,兼顾需要和可能,统筹发展和保护,把握规律和预期,注重创新和落实,应对机遇和风险,在坚守底线中抢抓机遇,提档升级绿色发展方式,努力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格局,让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有活力,让社会更加祥和安宁。

  坚定目标——今天的青海,已经处在历史节点的重要阶段,我们要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劲,努力让空气更清新,江河更纯净,撷取绿色能源动力,让城市更现代,让农村更美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持续高于经济增速。

  5

  伟大的时代总是激情澎湃。共识、思路、目标已明确,青海已具备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坚实基础。

  我们有自信也有底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迎来中国历史乃至人类发展史上一个激动人心的重大时刻。

  2020年,我们用行动兑现庄严承诺。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确保地区生产总值比2011年翻一番。多渠道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持续缩小城乡、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确保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1年翻一番。全面实现生态环保、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社会进步等四个方面的目标任务,为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基础,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七项重点工作”,实施“百乡千村”示范工程,再确定扶持25个省级示范试点村场,推进农牧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和乡土特色产业经济实体,建设高标准农田20万亩,稳定百万吨粮食产能,全面实现村集体经济破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让广大农牧民与新时代同步共享幸福生活。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共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加快构建“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科学划定“三条”控制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全面取消城市落户限制,加快消除城乡户籍壁垒,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8%左右。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加快建设现代高原美丽幸福“大西宁”、城乡统筹“新海东”,推动海西转型发展、环湖地区特色发展,支持青南地区保护和建设绿色“江河源”。打造泛共和盆地绿色发展新增长极,强化与河湟谷地、柴达木盆地协调联动,推动实现市州优势互补、谷地盆地经济协同发展。

  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有序推进村容村貌提升、垃圾污水治理、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面完成“厕所革命”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开展全域无垃圾创建试点,建设一批特色鲜明的高原美丽乡村,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提升。开展城镇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处理,推进雨污分流、垃圾焚烧、污水处理等工程,打造既有品质又有品味的和谐家园。

  6

  全面小康在望,打赢三大攻坚战是这场接力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19年,我省14.55万户、53.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剩余的17个贫困县、170个贫困村、7.7万贫困人口符合摘帽退出标准;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5%,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推动交通行业政企分开,组建省交控集团,多年累积债务合规转化有序推进,妥善应对各类灾情险情,社会领域风险防控有力,经济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今天,三大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闯关夺隘的关键时刻,我们必须众志成城、一鼓作气,越是艰险越向前,全力冲刺,夺取最后的胜利。

  坚决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让扶贫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让山青水绿、河清湖晏成为青海的鲜明标识;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7

  探路,释放“最后一棒”无限潜力。

  集聚生产要素,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强化法治保障,统筹“五个示范省”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集聚智慧,让生态优势变为发展优势;建设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向内使用清洁能源,打造“绿电特区”,向外建设新型能源产业基地,推动能源变革;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理优势,大力发展高品质特色农畜产品,让“生态青海、绿色农牧”区域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建设高原美丽城镇示范省,打造生态宜居、多元包容的高原美丽城镇样板,让城镇留得住乡愁、看得见未来;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省,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强化新经济新业态新动能引领,促进农牧业、工业、服务业结构优化,培育好“四种经济形态”,构筑具有青海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培育壮大生态经济,依托特色生态资源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间深度融合,推进传统产业生态化,实现绿色发展;持续推进循环经济,在保护中破解发展难题,以创新激发产业活力动力,推动形成资源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得益彰的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着力发展数字经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引领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在新一轮产业革命中抢占先机,增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协调共建飞地经济,打破区域壁垒,消化吸收其他地区有效资源,促进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升经济发展综合实力。

  8

  冲刺,增添“最后一棒”强劲动力。在2020这个圆梦收官之年,我们还要做好这些事情。

  牢记嘱托使命,全力以赴保护“中华水塔”,做好“极地保护”,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让青海的大江大河清澈流淌、物种生灵幸福生息。

  抓住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机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修复好生态系统,解决流域饮水、防洪安全问题,共享流域发展成果。同时也要讲好青海山水文化故事,激起热爱青海的精神力量。

  着力推动产业向开放型、创新型、高端化、信息化和绿色化转型;加快文旅创新步伐,提升旅游消费便利度,更好满足游客品质旅游需求;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力促外贸稳定增长,为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坚持创新发展不停步,改革开放不止步,在营商环境、民营经济、重点领域改革方面下大力气,增强韧性,激发活力,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进一步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用更大的决心和力度全面攻坚完成“十三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发挥更多的聪明才智,科学谋划高质量编制好“十四五”规划,不断推动新青海建设向现代化进步。

  深入推进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工作,让文化体育事业焕发新的活力,保持社会和谐稳定,让群众乐起来、笑起来,生活更加幸福安逸。

  继续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升能力,巩固现有成果,保持好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政府。

  9

  过去已由今天接棒,未来正从今天起航……

  站在“十三五”即将圆满收官、“十四五”即将扬帆起航的历史节点,青海共同富裕的全面小康图景越来越近。

  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踏着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冲刺节拍,在发展的火热实践中,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奋力奔跑、同心追梦,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王丽娟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