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以文化人,彰显共享发展文明底蕴——江苏,从物质“富口袋” 到文化“富脑袋”
2023-12-02 15:36:44  来源:新华日报 青海日报

长江村里的休闲公园。江阴宣传部供图


  新华日报记者 付 奇

  青海日报记者 张多钧 芈 峤

 

  江苏地处长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程度高,经济极度发达,人均收入放眼全国也是走在前列。江苏始终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推进共享发展,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第一个百年奋斗征程中,江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了“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江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责任,把握新发展阶段共建共享共富的规律特征,推进共建共享共富不断取得新成效。

舞剧《大运扬州——琴鹤同鸣》中的非遗展示。张多钧/摄

扬州瘦西湖夜景。张多钧/摄

  【现场探访】

  11月17日,记者来到无锡市江阴市长江村,汽车行驶至新长江集团楼下,记者还在纳闷采访为何不去村委会时,现场工作人员说这里就是长江村村委会,顿感无比震惊。

  只见眼前是一座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周边鳞次栉比的独栋别墅,整齐划一,这样的场景在记者的认知中完全不是一个村子该有的模样。如果从高空俯瞰长江村,就能明显看出全村的规划布局,“村北沿江产业集中区,村南生态湿地,村中花园别墅”,村北产业集中区辅以200亩(1亩≈0.0667公顷)农林科技园,既是生态屏障,又是“宜工宜商”的绿色“钱袋子”;村中建成了120亩的中央公园,绿树成荫、荷叶田田,818座村民别墅镶嵌其中,建成了风景如画的“美村子”;村南建成了1000亩的长江之星湿地生态园,空气清新、鸟语花香,打造了宜乐宜游的“氧罐子”。

  长江村,东临江阴市区,南依无锡,西接常州,北枕长江,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拥有19个村民小组,818户3258人。

  新长江报主编吕晓波说,长江村很早以前只是一个小渔村,村民靠捕鱼和种植为业,一穷二白。1971年,长江村原党委书记李良宝带领村民开始创业,凑出700元垒起了两座小砖窑;1993年,长江村成为江阴3家“亿元村”之一;1996年起,长江村先后兼并多家镇办、市办企业,创办长江拆船厂、长江钢管公司、长达钢铁厂等,村里产业“版图”越做越大。

  进入新世纪以来,长江村陆续建起了螺纹钢、中厚板、无缝钢管等钢产品轧制企业。到2021年,村级经济实体江苏新长江实业集团销售额营收破1000亿元大关,净资产超300亿元。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富民,发展成果让群众共享,长江村产业“版图”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与青海同饮一江水的这个“小渔村”。

  记者来到村中花园别墅区,走进三区140号的一栋别墅,别墅的主人是今年77岁的田国生。田国生说,别墅是2000年左右的时候住进去的,自己没有花一分钱,住了20多年了,连一分钱的水电费都没花过,全部都是村里出钱解决的。

  长江村从1995年至2005年10年时间,投入4亿多元,统一规划,分批建成了818幢别墅,无偿送给每户村民。同时投入2亿多元,把别墅区的水、电、路全部建设到位,天然气免费入户,管线全部入地,24小时供热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村里实现了集中供暖,这在南方城市是很罕见的,每年冬季长达三个月的供暖,周边村民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吕晓波说,别看村集体收入每年能达到三个亿,每年的公共支出非常庞大,能达到一个亿,新长江集团成立了物业服务公司,负责全村垃圾集中清运、污水集中处理、绿化全程养护。

  住别墅不花钱,田国生还能分到很多钱,2012年长江村建企40周年,全村3000多名村民分到了黄金、白银;2021年建党百年之际,村民分到了1万元的幸福共享金;2022年长江村建企50周年,村民分到了2万元的福利……尊老金、爱心互助基金、婚嫁金、生育金、丧亡抚恤金、助学金、奖学金、旅游金等“新八金”覆盖了全村村民。

  田国生算了一笔账,每年村里发的固定福利就能达到6万多元,每逢重大时间节点,都会有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田国生说,如今的富裕生活是用双手打拼出来的,我们共同建设美丽家园,共同享受富足生活,同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享发展不仅要求物质要富足,更要求精神的富裕,不断构筑思想文化高地,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发展,“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驾齐驱。

  11月14日,记者走进486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网红打卡新地标。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总经理朱宏兵说,目前,扬州现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4项、国家级20项、省级62项、市级231项、县区级459项,非遗项目保护数量全省排名第二。 其中,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27名、省级99名、市级434名、县区级562名。

  记者走进时庆梅劳模创新工作室,柜子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精致玉雕,小到手把件,大到装饰摆件,各个栩栩如生,展柜旁就有非遗传承人雕刻璞玉。时庆梅说,扬州玉雕是国家级非遗项目,而她本人是省级非遗传承人,这些年通过实施非遗抢救性记录和数字化保护、开展非遗进课堂、开设大师工作室、设立产学研基地等途径,让非遗文化传下来、活起来、动起来,持续焕发青春。

  扬州刺绣制作技艺传承人将一根丝线分成128缕,一针一线中尽显巧夺天工;广陵琴派第12代传承人唐乃扬双手抚琴,一抚一挑间奏尽锦瑟年华;扬州古街谢馥春直营店,抖音直播下单提示音响个不停。

  今年9月中旬以来,谢馥春线上销售近两千万元,单日最高突破200万元,发货量从日均数百单增长到最高1.8万单,抖音粉丝量从四万多增长到五十万。

  江苏谢馥春国妆股份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王桂明说,谢馥春品牌溯源于清朝道光十年,如今已发展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国妆领袖企业,2020年,谢馥春获批第二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基地;2021年,脂粉制作技艺(谢馥春脂粉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谢馥春非遗产品进入更多群众的生活。

  文化来自于群众,将群众喜爱不喜爱、欢迎不欢迎、满意不满意作为判断文化产品是否优秀的根本标准,让文化品牌更多更好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扬州运河文化投资集团总经理朱宏兵说,舞剧《大运扬州——琴鹤同鸣》里面有多种非遗,我们将它搬到了旅游演出中,既有市场、有观众,也给传跳非遗文化的舞者带来了收入,传播效果十分显著。

  朱宏兵说,运河大剧院自2021年4月18日试运营以来,成功引进了《只此青绿》《红色娘子军》《共产党宣言》等优质剧目,累计完成演出及各类活动600多场次,观看群众超5万人次。《大运扬州——琴鹤同鸣》今年“烟花三月”节期间,运河大剧院正式公演,累计6000多名游客通过该剧领略了舞台上的扬州风采。

扬州非遗演出。殷之皓/摄

别墅林立的长江村。江阴宣传部供图

  【新闻纵深】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重要指示要求,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创造高品质生活,交出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高质量脱贫致富,是共享发展的基底。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共同富裕呈现出新格局。早在2020年底,250万农村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已全部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保障。十年来,江苏城镇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年均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城乡居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了。

  做好民生兜底保障,是共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江苏把特困供养对象、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四大类群体全部纳入救助范围,有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直面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江苏统筹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生活更智能,出行更便捷,环境更宜居,保障更完善,江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化为现实。

  提高人民群众社会文明素养,让人民群众更好享受发达的社会文明成果,是共享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内容。如何让全民共享文化成果?

  如今,走进486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区,仿佛走进一座非遗“大观园”,这里不仅成为扬州非遗文化的集中展示地,还成为市民游客竞相打卡的“网红”新地标。

  作为我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扬州走出一条非遗焕新之路,这些年,通过实施非遗抢救性记录和数字化保护、开展非遗进课堂、开设大师工作室、设立产学研基地等途径,让非遗文化传下来、活起来、动起来,持续焕发青春。

  初冬时节,无锡原创舞剧《10909》成功首演,用艺术致敬中国载人深潜“奋斗者”;103个钟书房在“太湖读书月”期间集中亮相,共同扮靓城市书香生活新阵地;随着“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持续推进,阿炳故居、无锡县图书馆旧址等一批古建老宅焕新开放,成为展示无锡文化魅力的“最美窗口”。

  无锡补足公共文化服务短板,无锡美术馆、无锡市文化艺术中心、无锡交响音乐厅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建成后将极大优化城市文化设施布局、进一步彰显城市软实力,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文艺苏军”把江苏故事说到百姓心坎上;打造“书香江苏”品牌,将图书馆搬到田间地头……江苏把建设文化强省摆上突出位置,用文化润泽文明,用道德涵养文明,用治理保障文明,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享发展的文明底蕴不断彰显。

  【记者观察】

  江苏之行让我们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长江村。走进长江村,脑海中最先想到的是青海长江源村,虽然是一字之差,但整体经济发展实力确实天壤之别。长江村地处长江尾,社会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长江源村地处长江源头,2004年为了保护长江源脆弱的生态环境,牧民告别世代居住的草原,搬往420公里外格尔木市南郊新建定居点。两村虽然相隔千里,但肩负的职责使命却是高度一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长江村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在于富民惠民,依托不断壮大的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与村企成为共同体,形成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让更多群众参与发展全过程,让更多群众享受发展红利,不断提升福利水平,让共同富裕之花常开长盛。

责任编辑: 孔萌萌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