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挂珍切!”如今玉树变得“越来越好”——“非凡十年看青海”之玉树篇
2022-10-12 09:48:22  来源:青海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牵挂着玉树灾后重建工作,牵挂着玉树的各族群众,2010年6月,专程到玉树地震灾区,看望慰问灾区各族干部群众,考察受灾群众安置和灾后恢复重建情况。2016年3月,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专门听取玉树灾后重建情况汇报。2016年8月,亲临青海考察时,深情寄语玉树“让发展越来越好,让生活越来越好”。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与来自玉树的人大代表亲切交谈,勉励玉树要把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统一起来,今后沿着这个路继续走下去,过上更加健康、现代、幸福的新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的深情牵挂,让玉树人民、青海各族群众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十年间玉树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6%,基础设施大提升、产业结构大调整、社会事业大发展、群众生活大改善、生态环境大变样,呈现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恢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十年栉风沐雨,十年砥砺奋进。如今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有繁华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民居,有经济大发展大跨越的喜悦和百姓安居乐业的笑容。全州42万各族干部群众感恩前行,正从灾难走向辉煌,从贫困走向小康,从落后走向现代,而今又踏上了迈向新征程的奋进之路。

  一座现代化城市屹立在雪域高原。

  城市靓——浴火重生立高原

  一位诗人曾惊叹:“如果要看目前国内上好的设计和建筑,就请到玉树来。”近年来,玉树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就是对这座城市建设发展的最好注解。

  2010年4月14日,玉树遭受7.1级强烈地震,损失巨大。当时整个城市一片断壁残垣、满目疮痍。如今,站在结古城区放眼望去,四横十五纵城市骨架道路全面铺开,最漂亮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有特色的是民居,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气息,一个浴火重生的新玉树屹立在雪域高原,所有人都感受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新玉树、新面貌、新生活。张苗于2015年考取了玉树市的公务员,对她而言,新玉树是一座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新城。她说:“看着眼前的这座城市,你很难想象,它曾遭受过7.1级强烈地震。相比地震以前,新玉树基础设施建设日新月异,有净水厂、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填埋场,是高原上一座全新的现代化城市。”

  十年来,玉树州借势灾后恢复重建,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玉树城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玉树巴塘机场建成通航,成为省内增幅最高的支线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37万人次;共玉高速建成通车,乡村道路通畅率100%,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68万公里,行政村4G网络覆盖率达到100%,玉树不再遥远;国家电网覆盖34个乡镇149个村,用电人口覆盖率80%以上,结束了玉树无大电网的历史;城乡一体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3个省级特色小镇,21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即将建设完成,全州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

  现在的玉树,乡乡通宽带、村村通电话,户户有安全用水,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气息。

保护生态是每一个玉树人的职责和使命。

  生态美——三江之源展图景

  站在玉树市当代山顶放眼望去,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玉树各族儿女心怀感恩之情,把生态环保理念根植于内心深处,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中华水塔”的要求,踏着铿锵的脚步阔步前行。

  在长江源头的楚玛尔河边,远处,山峦起伏、白雪皑皑,静谧博大;近处,牧民、草原和“黑珍珠”般的牦牛,和谐相处。

  曲麻河乡多秀村33岁的民兵卓玛加,自2011年加入生态管护员队伍以来,常年在长江源头楚玛尔河和曲麻乡附近地域开展生态巡护。卓玛加每天都要来回走几十公里,翻山越岭,跨沟过河,观察检测生态、河流、冰山变化,详细记录野生动物活动、植被数量、牧草长势,对违规违法破坏环境资源和偷猎的行为及时制止,为长江源头的青山绿水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加入民兵生态管护员队伍后,感觉到自己身上担子更重了,民兵生态管护员的身份也让我有一种荣誉感。”卓玛加自豪地说。

  现在,玉树生态更美了,像昂赛大峡谷,以壮美的自然景观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自然漂流、科考研学、动物观测。三江源头,处处碧草连天、生灵雀跃,呈现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图景。

  十年来,玉树各族儿女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累计完成投资73.3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一期、二期工程,草原植被覆盖度增长到62.2%,三江源区水资源量增加80亿立方米,近31万人享受到生态性补偿,吃上了生态饭。“家园美化”、河湖长制和“清四乱”行动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和禁塑减废行动全面推开,90%的乡镇实现了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83%的村做到了垃圾分类回收,空气环境监管实现全域覆盖,空气优良天数长期处于全省前列,“生态法庭”“生态民兵”“野生动物伤害补偿”等创新做法得到肯定,可可西里成为全国第51处世界自然遗产地,三江源水源地入选“中国好水”;草原植被覆盖率增长到62.24%,荒漠减少185.31平方公里,新增造林面积92.82万亩(6.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7%,境内河流年均水流量增至297亿立方米……

认真学习党代会精神。

  生活好——民族之花放光彩

  “习近平总书记挂珍切(感谢您),共产党挂珍切(感谢您)!”这是玉树州干部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因为玉树人民知道,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没有民族大团结就没有今天的新玉树。

  过上好日子的玉树各族群众,知感恩、懂感恩、会感恩,永远听党话、跟党走。他们也更加珍惜如今的生活,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正携手奋进在现代化新玉树建设的新征程上,奏响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主旋律。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走进玉树州红旗小学校园内,“石榴籽课堂”里传出一声声甜美的歌声,孩子们用歌声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孩子心中向阳绽放。

  在校史馆珍藏着一幅动人的画——玉树地震后的第一个“六一”国际儿童节,习近平走进简易板房里看望他们,一起唱“北京的金山上”,并在孩子们憧憬的新校园图画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走进新时代的孩子们,永远铭记有党有国才有家、爱党爱国家更好。

  所有这些,都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生动课堂,是开展“五个认同”教育的鲜活教材。

  今天的玉树,各族干部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携手并进。十年来,玉树州认真实施《玉树藏族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条例》及实施细则,深化民族团结创建“九进”和“民族团结+”活动。2019年,玉树州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4个县相继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县,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挂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民族宗教政策得以落实,寺院“三种管理模式”创优升级,“强村带寺”模式在全省推广运用,宗教界和谐和顺进入最好时期。

  玉树抗震救灾精神和可可西里坚守精神成为“传家宝”,涌现出了杰桑·索南达杰、王成元、昂噶等一批英雄模范和时代楷模……

  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玉树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力开创玉树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奋力谱写“健康、现代、幸福”新玉树的新篇章。

  【采访手记】感恩奋进踏上新征程

  十年踏实苦干,十年感恩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玉树藏族自治州得到党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十年;是生态文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十年;是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十年;是民生保障水平大幅改善的十年;是城乡发展面貌日新月异的十年;是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十年。

  十年深耕细作,十年坚守付出。

  如今的玉树,过上了健康、现代、幸福的新生活。春去秋来,四季轮回,这座高原小城早已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精心“呵护”下,实现了蜕变。

  从玉树州博物馆到康巴艺术中心,从格萨尔广场到幸福的禅古村,从文成公主纪念馆到新寨嘉那嘛呢石经城,一座座标志性建筑,在雪域高原讲述着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故事。

  落日余晖,走在玉树市街头,细心的人总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曾经的臭水沟变成了清澈的景观河,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垃圾桶和公共厕所,大大小小的街道也从尘土飞扬变成了车水马龙,整齐划一的防护栏、鲜花装点的绿化带,这些往日只能在省城才能看见的公共设施,如今在玉树市的街头随处可见。

  “2012年,我和老公来到了玉树,刚来的时候可以用一片狼藉来形容,我们也想过放弃回老家,但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发现这座高原小城,在一点点发生变化,飞机场修好了、市区内公交车通了……我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了。”在玉树市结古街道做早餐生意的张春芳和老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十年。

  从张春芳的字里行间,记者可以感受到,她对这座城市的爱。十年时间,张春芳和玉树一起成长,一起变化,一起享受着国家带来的好政策。

  还记得,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青海考察时,深情寄语玉树“让发展越来越好,让生活越来越好”。2021年总书记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来自玉树的人大代表提到要“再唱山歌给党听、给总书记听”,总书记也深情地说:“我很牵挂玉树。”

  近年来,玉树州委州政府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将财政总支出的75%以上用于民生,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把绿色和可持续作为发展底色,全力在民生领域补短板、兜底线、出实招,群众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持续提升。

  如今,总书记牵挂的玉树,正朝着“两个越来越好”的目标砥砺奋进。(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孔萌萌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