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喜悦入画来。摄影:李娜 魏雅琪
八月的青海高原,天高云淡,芳草如茵。收割机在西宁市湟中区田家寨镇金黄的麦浪里来回穿梭,河湟谷地万亩小麦开镰收割,江源大地迎来丰收时节。
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发展的重大部署,真抓实干、锐意进取,高位推动全省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
每一段壮美的航程,都会在历史长河中镌刻深深的印迹。打开时光的卷轴,上面刻满了青海“三农”在非凡十年中的璀璨记忆。
十年来,青海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行,精准施策、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合力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乡村发展,一项项改革举措推动农民增收,乡村改革、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步履铿锵,一幅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美好画卷在高原大地徐徐展开。
乡村振兴
——新潮热涌广袤高原,具有青海鲜明特点和特色的乡村振兴路子越来越清晰
数台工程机械紧张作业,发动机的轰鸣震耳欲聋……盛夏七月,骄阳似火,地处青海东部的化隆回族自治县沙连堡乡下塔加村建设工地上一副热火朝天的景象,两座标准化养殖棚圈土建项目即将建成投运。
“养殖棚圈总投资510万元,是乡村振兴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60多万元的收益,同时还能解决10个劳动力就业问题。”下塔加村村委会主任马乙奴四向记者介绍说。
这是青海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缩影。
青海曾经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区域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覆盖省份,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贫困地区的所有特征,成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到青海考察,为青海发展擘画蓝图、指明方向。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提出“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青海把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按照“四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总体部署,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决有力推进精准脱贫,减贫成效逐年显现。
通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在对口援青力量和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大力帮扶下,青海打赢了这场硬仗,提前一年实现全省42个贫困县(市、区、行委)全部摘帽、1622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3.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高原大地广大农牧民群众住进砖瓦房、喝上放心水、走上小康路,广大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幸福指数节节攀升,“两不愁三保障”全面实现,困扰青海大地千百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历史性解决。
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三个村为例,贫困率曾高达56%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告别了出行难、吃水难、看病难、上学难、务工难、娶亲难,现在是新村新貌新生活;格尔木市唐古拉山镇长江源村,彻底告别烧牛羊粪和煤炭的时代,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正一一变为现实,村民们铆足了劲,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
这三个村的发展变化,是青海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也是青海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写照。
2021年6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指出,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强农畜产品标准化、绿色化生产,做大做强有机特色产业,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牧民素质,繁荣农牧区文化。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后,青海广大干部群众乘势而上,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接续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确保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
随着一项项强有力举措的制订落实,不断激发出乡村发展的动力活力,2021年全省脱贫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801元,较上年增长12.3%,广袤江源大地正绘就一幅“田园景、山水韵、乡愁味、多彩业、共奔富”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村美民富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白墙、青瓦、红檐的民居错落有致地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干净整洁的柏油路贯穿全村通到家家户户,古香古色的路灯沿路整齐地排列着,村中公共厕所、分类垃圾箱一应俱全,生态景区、玻璃栈道、网红桥、打卡地等热门景点吸引游人接踵而至……
初秋时节,走进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村,不论是在田间地头,还是在乡间小径,处处呈现出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喜人景象。
谁曾想,十年前,这里还在被贫困笼罩,是出了名的“采砂村”、贫困村,长期的采砂活动严重破坏了河道生态。当脱贫攻坚的号角正式吹响,卓扎滩村由此开启了蜕变之旅。
关停采砂场,依靠特有的地理、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建设绿色乡村,一举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旅游“网红村”,集体经济分红累计达426万元,从贫困村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卓扎滩村正是青海美丽乡村建设的典型代表,也折射着青海“三农”发展的十年巨变。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十年来,青海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推进农牧区住房、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为主要内容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加快乡村环境品质提升,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
这十年,青海农牧区面貌焕然一新。农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全面完成,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置体系覆盖97.5%的行政村,58%以上村庄实施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垃圾处理、污水治理的村庄分别占91.7%、12%,改造农村户厕近23.46万座,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58.27%。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四好农村路”建设和新一轮农牧区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有序开展,20万户农牧民危旧房得到改造,农牧区260.6万人的饮水安全得到巩固提升。
这十年,是农牧民得实惠最多,收入增长最快的十年。202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2年增长了143%,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13300元,较2012年增长149%,农牧民生活实现相对富裕。
如今,行走在高原大地,从河湟谷地到草原深处,从瀚海戈壁到环湖流域,无论是在农村,亦或是牧区,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乡村“颜值”大幅提升,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攀升。
产业兴旺
——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夏末秋初,充沛的降雨让位于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旗草原成为碧绿的海洋,蓝天白云之下,牛羊星星点点散落其中,悠闲自在,美如画卷……
以牦牛、藏羊为主的草原畜牧业是青海重要的特色产业。蒙旗草原在绿色有机畜牧业中探路子、谋发展,河南县通过“企业+合作社+牧户”模式,生态畜牧业初步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不仅促进了乡村振兴,还有效保护了草原生态环境。
这正是青海以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构建人富、草美、牛羊壮的美丽田园的真实写照。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和考察青海时,两次提出青海要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青海“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内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作出全面决策部署,高位推动,与农业农村部共同成立了共同打造输出地领导小组,部省联合印发了《共同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行动方案》;青海省委农办印发《2022年打造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正在组织编制打造输出地5年专项规划。
牢记总书记嘱托,省农业农村厅感恩奋进、践行使命、主动担当,以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为载体,研究起草实施方案,农业农村部14个司局及单位、青海省直19个厅局共同参与,落实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创建举措,齐心协力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
化肥农药减量增效面积占到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牦牛藏羊追溯体系覆盖到39个县(市),认证有机牦牛藏羊445万头(只);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62%;认证绿色有机草场超1亿亩,成为全国取得草地认证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随着一项项工作紧锣密鼓的推进,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成效初显。
立足青海独有资源禀赋和冷凉气候特点,充分发挥青藏高原“超净区”的地理生态优势,青海着力做好绿色有机农牧业这篇大文章。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的“诺亚方舟”——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就在西宁。十年间,青海牛肉、枸杞产量分别增长1.2倍和2.4倍,油菜杂交育种水平国内领先,“青杂”系列16个油菜品种在全国80%以上春油菜产区种植,“青薯”系列马铃薯品种每年在全国推广1000万亩以上,青稞、蚕豆等品种选育达到国内先进,全省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同比增长140%,驰名商标同比增长100%。
时间是奋斗的见证者,镌刻着前行的足迹。这十年,是青海“三农”发展进程中厚重的十年、非凡的十年。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青海将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重大要求为根本遵循,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伟大征程中勇担当、善作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青海日报)
- 1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擦亮“健康底色” 提亮“幸福成色”
- 2 吴晓军: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3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 4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精准养老服务为幸福夕阳红“加码”
- 5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绿水青山间绘就西宁生态画卷
- 6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路网建设“加速度” 城市“经脉”更通畅
- 7 【文化中国行】千紫缘“农文旅”新融合 乡村振兴有奔头
- 8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 在我市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 9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10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礼赞丰收 共绘美好“丰”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