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 走进国家公园看生态文明建设
2022-08-21 09:58:48  来源:青海日报

青海湖沙岛人退水涨绿来。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项重要举措,青海作为国家公园创建先行先试示范省,当前已圆满完成三江源和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任务。三江源国家公园正式设园,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进入创建阶段,青海在打造青藏高原国家公园群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高原八月,行走在国家公园,巍巍祁连山绿涛翻滚,大湖之畔风光旖旎,江河源头“千湖归来”。始终牢记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坚决扛起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中华水塔”的使命担当和重大政治责任,青海交出了一份合格的国家公园建设答卷。

  科技赋能,生态文明建设结出累累硕果

  8月初的清晨,踏着林间草地上的露珠,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杜岩功教授穿行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寺沟森林区域。他此行的目的是收集这片林区本月的水分、土壤、空气、植被等检测数据。

  “这片林区既有寒温性针叶林树种青海云杉和祁连圆柏,也有温性落叶阔叶林中的山杨、白桦、红桦等青海典型代表树种。”杜岩功边走边说,2022年以来,经过卫星遥感影像判读、无人机和实地调查,综合保存有大量完整无损、类型多样的森林群落等种种优势,祁连山国家公园将森林大样地科研地点设立于此。

  跟随杜岩功的脚步,穿过一片林区,一块大约80平方米的空地上有树干茎流检测、气象检测、实景检测等设备,杜岩功打开设备箱、拿出笔记本、连接设备线,一串串数据在笔记本电脑上跳跃。他告诉记者,这是应用科技手段获取这片森林的信息,再通过分析研究,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科学的建设数据信息和意见建议。

  在为祁连山国家公园建设提供强大数据技术支撑的同时,科技手段和科技能力的提升,也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不断赋能。

  8月8日,当记者来到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拉洞管护站时,宋建华和其他管护员正有条不紊地依次组装、调试无人机,随着无人机快速升空,实时传输的巡护画面呈现在监控屏幕上。

  “无人机帮助我们扩大了巡护范围,而且拍摄自然风光和野生动物都很清楚。”宋建华说。受地形和自然条件限制,传统巡护模式大多依靠步行或摩托车,通过人眼或望远镜查看,巡护工作不仅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更是不可避免存在视野盲区和死角。

管护员开展无人机巡护前对无人机进行检查。摄影:李庆玲 董志勇 栾雨嘉 石成砚

  今年6月,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建立祁连山国家公园首支无人机管护队伍,自此开启了空中巡护监测新模式,有效提升生态巡护的广度深度,实现生态巡护全覆盖。

  白雪皑皑的山峰、茂密的森林、连绵起伏的山丘、平坦的草甸、蜿蜒的溪流,草高花旺、碧茵似锦……记者看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长期科研基地内的大数据管理平台上,实时展现着祁连山国家公园的亮丽风景。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服务保障中心副主任温维智说,10台高清云台,正如“空中岗哨”全天候守护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重点区域,区域内动植物生长、活动情况尽收眼底,可视域达8000余平方公里。

  据了解,目前祁连山国家公园大数据平台系统模块构架已基本建立,初步具备了前端感知系统数据接入,智能化巡护管控,“时空数据一张图”,野生动物监测,网络融合通信,语音视频通话等基本功能,在生态监测、巡护管理、队伍建设、科研调查等方面提供了更有效的技术保障。

  旗舰物种,彰显高原生物多样性之美

  从祁连山下风光旖旎的乱海子湿地和央隆湿地,到青海湖畔仙女湾,再到三江源腹地隆宝湿地,每年随着夏日来临,被称为“鸟类大熊猫”的黑颈鹤如期抵达,在这里寻址并筑起爱巢。

  今年6月底,在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央隆湿地,一对黑颈鹤成功孵化出两只幼鹤。目睹这一过程的央隆乡托勒村党支部书记完德,在此生活30多年,亲眼见证了黑颈鹤在当地从有到无、从无到有的历史。

  “很早以前自然环境好的时候,黑颈鹤每年都来,但后来随着草场沙化,好多年没见它们的踪影了。近几年,随着生态环境改善,全乡范围内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湿地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黑颈鹤不仅又回来了,而且每年都能看见,应该在这边安家落户了!”完德自豪地说。

  今年40岁的索南才让居住在海北州刚察县青海湖农场一分场,从小便和普氏原羚像邻居般生活在青海湖这个共同的家园。

祁连山国家公园美丽的湿地风光。

  “2016年以来,我和哥哥自愿救助了近50只被铁丝网挂住、陷到水渠中的普氏原羚,还在冬季草短缺的情况下,给它们投喂饲草料。”索南才让说,近年来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青海湖环湖地区普氏原羚呈增长态势,其数量从仅有不到200只,增加到2000多只。如今看着越来越多的“老邻居”活跃在眼前,由衷地开心。

  青海湖裸鲤,又名湟鱼,作为我国唯一高寒咸水鱼种,也是青海湖鱼鸟共生和草原生态的核心物种。湟鱼这一濒危物种资源量稳步恢复并逐渐增长的背后,是5次历时数十载的封湖育鱼。如今,裸鲤资源蕴藏量从2002年的2592吨增加到2021年的10.85万吨,较保护初期增长42倍。2021年1月1日起,青海省启动为期10年的第六次封湖育鱼。

  鱼鸟共生、山青湖晏,共同绘就美丽生态画卷,如今,青海湖珍稀濒危物种保护率达90%以上。青海湖景区保护利用管理局旅游管理处处长陈德辉表示,湿地指示性物种(水鸟)种类由2017年的92种增加到2021年的97种,栖息水鸟数量较2017年的33.6万余只增加69.9%,达到57.1万只,青海湖成为中国候鸟繁殖数量最多、种群最为集中的繁殖地。

  毋庸置疑,生物多样性恢复迅速,足以说明青海湖整体生态功能持续增强,生态系统不断向好发展,生态价值日益凸显。(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高紫嫣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