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用自然文学讲好国家公园的生动故事
2022-08-11 09:46:01  来源:青海日报

祁连山国家公园优美的自然风光。摄影:李庆玲 石成砚 栾雨嘉 董志勇

8月,行走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山川绵延、白云翻滚,绿野铺陈、牛羊成群。在那皑皑的群山之间,蕴藏着亘古至今的深厚人文底蕴,奔涌的河流里流淌着无数动人的守护故事,在碧绿的高山草甸之上,尽显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是山水林田湖草冰沙的栖息地,也是文学家孜孜以求的创作天堂。新时代,如火如荼的生态文明建设,给自然文学创作提供了壮实其根、活跃其脉的广阔天地,无数生态作家踏上祁连山,寻求一手创作资料。

葛文荣在祁连山国家公园内采风。

  8月9日,记者来到祁连山国家公园油葫芦管护站,在这里遇到了正在采风的祁连山国家公园签约作家龙仁青和葛文荣。作为我省著名学者作家,二人尽己所能为生态而歌,为记录国家公园建设发展足迹作出自己的文学贡献,他们都撰写和发表了大量关于三江源国家公园和祁连山国家公园的自然文学。

  “祁连山国家公园的40个管护站我都去过,这是我今年第四次来这里采风,几乎每个季节我都会来一趟,就是为了掌握更多的书写素材。”龙仁青说,每个地方的作家都承担着本土文学创作的责任,比如陕西作家写农耕,深圳作家写打工,一线城市作家写城市文学,那么青海作家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文学方向?我认为自然文学给我们指明了一个可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地创作资源。

  是的,青海先后完成三江源、祁连山两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今年4月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式启动创建,青海又成为全国惟一的三个国家公园在建省。“保护生态‘国之大者’”的青海,自然是一个生态文学创作的富矿区,在国家公园里有无数的素材和资源值得大家去深究、去挖掘、去创作。

龙仁青(右二)与祁连山国家公园生态管护员交谈。

  “祁连山国家公园有非常丰富的‘绿色资源’,深厚的人文资源——‘金色资源’,还有‘红色资源’,在整个祁连山国家公园里,充满了各种人文的、自然的、历史的、地理的创作素材。”龙仁青说。

  一名优秀的生态文学作家,是青海对外宣传国家公园的一张名片,更是唤醒读者生态保护意识的一座桥梁。近年来,我省涌现出很多有影响力的生态文学和自然文学作家。如古岳创作的《源启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诞生记》,作者深入现场,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这一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工程、重大事件作出了“时代报告”;作家李万华新作《山色里》以神采飞扬的文笔,描述了青海自然的微妙以及生态的雄奇……这些作家不断深入到高原大地的角角落落,为国家公园的建设书写华章。

  作为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会长的葛文荣几乎天天“泡”在国家公园里,对于当前自然文学的创作,他也有了更多思考。

  “2009年,我的第一本书《守望三江源》出版,但那会儿国家生态文明体制还不成熟;到2013年,著作《湟鱼》出版时还没有国家公园一说;2016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伴随着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实施和生态文明理念的深入人心,作家们也在不断成长,过去很多创作仅是写表面现象,现在都慢慢有了深度思考和创作,写出来的作品也更符合自然文学的发展方向。”葛文荣说。

  多年的走访和创作,葛文荣说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祁连山国家公园一棵树管护站。“那是一个条件特别艰苦的管护站,当时我们进去时走盘山路,大家感觉很兴奋很新鲜,但走到山顶停车往回一看,那坡度把大家都吓得两腿发抖。往下走的时候是非常大的峡谷,管护站就位于峡谷深处。为什么叫一棵树?因为那个地方有一棵树很特殊,长在一块房子大小的石头上面,周边在河谷里树已经长得很高了,那棵树不高,只有两三米,就是那棵树让我觉得它已经成为一棵树管护站管护员们精神的象征,坚定不移又坚韧不拔。”

  自然生态是人类永恒的读本,伟大的国家公园建设一定会给自然文学创作带来活力。随着祁连山国家公园自然文学作家队伍的建立,作家们立足大地,用脚力、笔力、眼力呈现自然之美,诠释自然何以为美,以及为了实现美的目标和达到美的境界,人们所付出的努力,他们用文字的方式讲出了更有力量和影响力的新时代生态故事。(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 哈婷
分享到:
热门图片
专题 全部
青ICP备06000301号-2  网络视听许可证:190717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青文新网文 [2016] 3534-006号
青公网安备:  6301030200010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63120180005 投诉反馈电话:0971-8818338投诉反馈邮箱:gtcm@xntv.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