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吉乡风能发电。资料图片
在中国最美的湖泊——“青海湖”南岸,坐落着海南藏族自治州。驱车前往,车窗外,日光灼灼、风车飞转;大湖之南,万顷碧波。
2022年7月10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海南藏族自治州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作为青海省以科技创新主动融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里程碑,意义重大而深远。
这是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工作启动以来唯一获批的民族自治州示范区,对青藏高原及我国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具有重大示范意义。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海南州清洁能源、生态农牧业也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重点针对生态本底脆弱与生态保护战略需求矛盾突出、产业基础薄弱与民生持续改善需求矛盾突出等问题,集成应用生态保护、清洁能源、生态农牧业等技术,实施生态保护与治理提升、生态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新经济增长点培育、生态文化旅游惠民、科技创新支撑等行动,推动泛共和盆地绿色崛起。” 海南州科学技术局局长谢康勇表示,重点实施推进生态保护与治理,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进生态产业绿色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从“地下”挖掘“热资源”
走进位于海南州共和县城北新区的地热供暖改造示范项目车间,虽然还没有进入供暖期,但是“备战”的工作一样没落下,一套套有高科技含量的设备仪器正在有序运转,各种显示器上跳动的数据被工作人员记录,并做出设备调整,以“取热不取水”的理念,让外界不仅看到海南“地热”的颜值,更展示了其前沿创新的“研值”。
“2020年我们启动了地热供暖示范项目,这也是全省首个地热供暖改造示范项目,打造全省第一个供暖无烟尘城市。”据共和县发改局局长杜苏海介绍,该项目以“取热不取水”的理念,通过一采一灌和四级取热方式,实现了共和县城北新区1号片区从供热面积5万平方米扩大到22万平方米。
“地热能供暖成本低于天然气供暖,每供暖季可节约天然气费用200万元,大大降低了广大群众生活成本。”据介绍,地热供暖项目不受气候和资源条件影响,输入少量电量即可完成地下热量的开采、提取、输配,比天然气供热系统节能40%,比电锅炉系统节能60%以上。
供暖涉及千家万户,清洁供暖更是大势所趋。全省首个地热供暖项目缘何落地共和?这源于共和盆地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
据了解,地热能作为一种储量丰富、分布较广、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通过多年地热资源勘查,共和盆地贮藏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地热资源种类齐全,浅层地热能、地下热水、干热岩三种类型均有发现。
作为“中国热盆”的泛共和盆地是中国境内地热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且具有埋藏浅、温度高、品质好、易开发的特点。2021年海南州依托丰富的地热资源,建成了供热面积22万平方米的地热清洁供暖工程,实现24小时不间断供热,达到供热成本下降、供热质量提升的效果,装机300千瓦的干热岩试验性项目成功发电并网。
那么如何将地热资源转换成热能?据了解,该项目是将深井潜水泵下至井内300米深度位置抽取地下热水,取水温度90℃左右,再通过水处理设备送至设备机房进行换热,换热通过板式换热器配合热泵机组提升热量,将地下热水经过“四级取热”把温度降至16℃,再通过回灌设备将取热后的尾水100%回灌至回灌井内,实现了“取热不取水”的理念。
该技术的应用,推进了共和县首次地热规模化开发利用,进入了实际应用阶段。这样的首次利用也为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和打造“零碳城市”奠定了基础。
从“老土地”获取绿色“新价值”
“这是我们生产的牦牛鲜奶,因为牦牛奶含量比较高,口味纯正,回购率比较高,深受当地老百姓和游客的青睐。”近日,记者在青海雪峰牦牛乳业前厅销售点看到,从这里生产的牦牛鲜奶、酸奶等乳制品系列产品供不应求。
不仅如此,带着“青海湖”商标的乳制品也正以其独特的口味和绿色无污染的生态标签,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
“目前我们共拥有灭菌乳、发酵乳、含乳饮料和固态牦牛乳粉四大类产品、50多个品种,产品遍布全国各地。”据青海雪峰牦牛乳业负责人介绍,企业以“青海湖”品牌为基础,立足海南,依托青藏高原得天独厚的天然牧场、原奶无污染的原生态环保理念,在市场中叫得响、卖得好。
发展绿色农牧业,海南州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海南州是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和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之一,是青海湖湖域生态保护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一系列生态治理重点建设工程的重点地区,也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区。
这里也是全省最大的农牧交错区、全省畜牧业大州之一,拥有广袤的天然草场,是全省最大的饲草生产基地、青南地区重要的饲草供应基地,同时也是全省最大的青稞主产区、藏羊养殖区和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全州草场340万公顷,各类牲畜存栏546万头(只),粮食产量约占全省的15%,畜产品产量约占全省的25%,三文鱼产量约占国内市场的60%。
独特纯净的生态自然环境孕育出了牛羊肉、乳制品、蜂制品、青稞、油菜等绿色有机产业,产生了巨大的“绿色价值”。
为了将这些绿色资源从“有”变成“优”,海南州坚持走绿色生态、有机发展之路,通过大力发展有机产业,加强有机产品认证,塑造有机产品品牌等方式激活“绿动力”。如今,全州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体系实现全覆盖,高原“天路飘香”特色农畜产品发展壮大,坚持走绿色兴农、品牌强农路子,培育国家级龙头企业3家,打造高原“天路飘香”区域公用品牌,培育绿色食品42个,有机产品59个,“圣洁海南”品牌效益持续放大。
从“蓝海”中探索新路子
海南州拥有“两个海”,一个是以青海湖、龙羊湖为主的自然“海”,另一个则是以光伏板铺成的人工“海”。走进坐落在塔拉滩上的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朗朗晴空下,一望无际的光伏产业,犹如一汪蓝色海洋,令人震撼。
时间往前推几年,海南州共和县铁盖乡吾雷村村民索南太怎么也不会想到会有在塔拉滩上谋生计、共致富的一天,而且还是关乎“碳达峰碳中和”。
离园区不远处,索南太家的羊群正在悠闲吃草。“那时我们没啥增收产业,守着自己家的几亩地、几只羊,日子过得紧巴巴。现在不一样了,靠着‘光伏羊’,我们的收入节节升高,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走在“光伏牧场”,回想起曾经的“苦日子”,再看看现在的“甜生活”,索南太对今后的生活越来越有信心。
“光伏羊”让牧民增收“喜洋洋”。谢康勇介绍,随着“蓝海”建设,清洗光伏板的水流滋润,让曾经的荒滩开始长出了青草,光伏生态园区的建设不仅解决了塔拉滩长久以来风沙肆虐的问题,也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牧光互补”的生态富民路。
如今,海南州共和县、贵南县相继建起了光伏发电站,借助光伏发电产业,大力发展“板”下经济,在光伏电站种植牧草,养殖牛羊存栏达22000多头(只),实现了“一草两用”,进一步创新了“光伏+乡村振兴”模式。
绿色发展是主旋律,也是海南破解经济社会发展难题的必由之路。今后海南州将围绕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发展目标,在有近10家生态光伏牧场的基础上,立足为乡村振兴培育产业,未来将建成200个“牧光互补”大型生态光伏牧场,实现清洁能源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融合发展,探索出推进“新能源+现代生态农牧业+大数据产业+高原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创新模式,实现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
- 1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擦亮“健康底色” 提亮“幸福成色”
- 2 吴晓军: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 3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事业高质量发展
- 4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精准养老服务为幸福夕阳红“加码”
- 5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绿水青山间绘就西宁生态画卷
- 6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路网建设“加速度” 城市“经脉”更通畅
- 7 【文化中国行】千紫缘“农文旅”新融合 乡村振兴有奔头
- 8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上的重要讲话 在我市党员干部中引发热烈反响
- 9 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王卫东主持
- 10 【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礼赞丰收 共绘美好“丰”景